第211章 门户大开
  科尔沁内部也有细分,庞大的科尔沁部族其实就是由几个大小不等的部族组成。当科尔沁所剩无几的武装部队还在北边的楚虎互相对峙的时候。这些大小部族的王爷、旗主已经和赴死军把酒言欢了。

  在包括科尔沁在被的绝大部分部族心里,其实并没有一个很完整的投降概念。

  在当时的各部心中,投降其实和结盟差不多,远远不象中原那样把投降看的多么重要。尤其是对赴死军的投降,也没有什么好羞耻的,要是脸皮稍微厚一点儿的话,都可以直接理解成结盟了。

  就算是投降了,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嘛。肥美的牧场还是科尔沁人的,成群的牛羊也没有更换主人。不管是草场还是河流,都是大草原上固有之物,是长生天恩赐给蒙古人的。这些东西谁也带不走。

  不管赴死军有多么强大,他们也不可能真正的占有这广袤的大草原,大草原永远是属于蒙古人的。

  现在的满清已经是完了,与其和满洲人一起灭亡,不如和赴死军结为同盟。其中的利益就不必说了,最关键的是可以让科尔沁各部渡过眼前的危机。

  蒙古人最大的敌人从来就不是什么外人,而是自己人。

  尤其是对于现在的科尔沁各部来说,最凶残的敌人根本就不是什么赴死军,而是虎视眈眈的喀尔喀及其盟军。

  赴死军这样的力量永远都是一个过客,他们来这里的根本目的还是击败两辽的满清。只要科尔沁人转变态度,更换一下盟友,就能把赴死军这个敌人变成朋友,还能用草原上的物产换来中原的产物。

  可喀尔喀不同,楚虎就是要灭亡科尔沁,把所有的成年男子杀光,然后把女人和孩子化为他们的奴隶,霸占科尔沁人赖以为生的肥美牧场,抢夺部落里的牲口、焚烧各部的帐篷……

  科尔沁其实已经很虚弱了。

  满洲抽调丁壮逐渐蒙八旗,吴克善又把轻骑兵葬送想关内。之所以不计代价的抵抗喀尔喀,一来是为了再看看风向,再者就是包围属于自己的东西,绝对不能把草原让给喀尔喀。

  草原上的内战远比外敌更加惨烈,根本就是亡族灭种的争斗,这是草原上的传统。所以科尔沁人宁可全部战死在喀尔喀面前,也绝对不会退缩。

  但是赴死军一来,就不一样了。

  很轻易的应允了科尔沁的条件,同意他们投降。

  赴死军再次前进两百多里之后,终于进到了科尔沁的核心地带。

  途中有科尔沁人的向导和马车帮忙,一到了这种大型的居住地,立刻受到极为盛大的欢迎。

  宰杀肥羊,献上奶子酒,还有年轻的科尔沁姑娘翩翩起舞,满洲人最铁杆儿的盟友就这么轻易的成了赴死军的盟友,连最起码的战斗也没有发生。

  最让赴死军士卒好笑的不是科尔沁的投降,而是他们的统帅程子栋。

  一军统帅的程子栋怎么说也是个大人物了,尽管一再表示自己已经有一个老婆和一个小妾了,可还是做了科尔沁人的女婿。

  这事情看起来好笑,可绝对没有什么值得发笑的。科尔沁中大的部落就有三个,控制着三镇六旗各广袤的地区。虽然能够战斗的丁壮都消耗的所剩无几,终究是一个很大的部族,联接南北的大族。按照大帅的意思,这种大型的部族不大可能真正消灭,能够招抚还是招抚为上。

  “喀尔喀是坏的,赴死军是好的。”郭尔罗斯科尔沁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