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记的回来
只有一万多一点儿的八旗战兵,这么点儿力量就别再提什么野战了,依托能防能够坚守几天就已经不错,反正上上下下谁也没有打算死守。
崇祯皇帝可以死社稷,顺治皇帝绝对不会。
这本就不是八旗的祖宗基业,偶然得到的肥肉而已,当年就有经营关内和抢掠一番然后退回这两种观点。现在的局势之下,肯定是要走的。
和赴死军硬碰硬打攻防战的事情,索尼打的是头一阵,鳌拜还得尽力的稳住京城里头的局势。
现在的局面这么不好,什么样的谣言也能传的有鼻子有眼儿。市井之间早就开始风传,说七杀营和锄奸团提前半年就混到了京城里头,早就等着和赴死军的主力里应外合的齐齐下手呢。
这种谣言越是传扬就越是夸张,有人甚至拍着胸脯子保证,说亲眼看到身穿土黄色军装的七杀营勇士在街上喝豆浆,还有几大群半大孩子在后海一带出现过,胳膊上都别着一块子红布,那个红艳,都不敢正眼去瞅……
这种荒谬的离谱的谣言,根本就是一戳就破的胡说八道,鳌拜也不真那这些子虚乌有的东西当一回子事情。可鳌拜也是久经变故的宿将,深知京城里头必然是混进了赴死军的探子。
在正式攻打之前,就以少量敢死精锐潜伏,然后正面硬攻中心开花,这是赴死军的经典战术。
这种定鼎乾坤的大战中,赴死军绝对不会放弃这种震慑人心的惯用伎俩。
可也绝对不会有传言所说的那样夸张,什么土黄军装什么红色袖标,都是闲扯,真当这是在唱戏了?
排查自然是要做的,可如今的城里头这么乱,人口流动数量如此之大,想要找出几个奸细无异于海中捞针。在盘查生人的同时,真正能够起到作用的也就是尽量控制城中主要道口和战略地点,以免大战一起内乱陡生。
在严加防范之时,就算这有奸细混了进来也不扑腾起多大的浪花,最让鳌拜不放心的还是身边的这些汉人。
自从听说了赴死军要攻打京城的消息,数以百万计的汉人就开始躁动起来。虽然很多话语和举动都是在暗地里进行,可那种写在脸上喜在心里的期待和高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尤其是这么多人都是同一个想法的时候,简直就是一场浪潮。
汉人再也不象以前那样畏畏缩缩,说话的嗓门儿也大了,眼光也也如以前那么恭敬了,走起路来都带着风呢。
所有的旗人都知道这些汉人在盼着什么,也知道他们高兴的原因。可局势如此,谁还能够改变的了?即使是在街头巷尾里碰见了,以前恭敬的了不得的汉人们连就千儿也不打了,甚至还能听到从鼻子里发出的哼声。
旗人们也不大敢真的在这种小事情较劲,这种大局面之下,旗人和汉人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隐藏在脆脆薄薄地面之下的熔岩烈焰,也许只需要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火星,就能引起一场毁灭一切的燎原大火。
在这个敏感脆弱的时候,两个民族之间积蓄已久的仇恨要是爆发起来,后果绝对是毁灭性的。
在夕阳照耀下的京城里头,透着那么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躁动和不安,还夹带这些许的兴奋,偏偏这所有的一切又都隐藏在波澜不惊的表面之下。
脆弱而又不稳定的平衡随时都可能被打破,偏偏这种平衡一直还在维持着。即使是贩夫走卒也看到了这种平衡再也维持不了多久,隐藏在下面的汹涌之火随时都可能爆发出来,也许只是在等待某个偶然事件的发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