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鬼过清明人过关
��家里有点关系,整天嚣张的恨不得把天都吞进肚子。这回礼亲王这棵大树都挪到山海关以外了,乌洛罗一家子好几百口子也正张罗着要走呢。”

  自从济尔哈郎等老派满洲勋贵和满清朝廷系正式决裂以后,双方的关系一直很微妙,最直接的反应就是这些中下层的世家。随着山西局势的不可收拾,那些老派亲王贝勒干脆一溜烟儿的跑回了关外,把皇太后和小皇帝甩在了京城。

  就是那些个依附着这些亲王贝勒的满洲家族也不得不做出判断,随着赴死军的神速进展,这些人哪里还敢观望?都是卖宅子卖地,实在卖不出去的话干脆就撒手不要了,然后举家举族的往关外搬迁。

  尤其这个乌洛罗家,本身就是个骑墙派,在老派满洲和多尔衮之间游走。这回两派都死的死跑的跑,他们也察觉出局势的凶险,要跑路了。

  “嗯,乌洛罗家要走了。”关二爷在心里暗暗记下。

  “要我说呀,还是咱们这样的小老百姓开心快活,宫里头的那对儿母子,现在肯定正抱头痛苦呢。别说那些个八旗子弟,就是很多在宫里当值的汉人侍卫也变着法儿的撂挑子,这年月,各宫里有牵连不见的就是什么好事情。等四爷过来了,把清单这么一拉,但凡是给鞑子效力过的,有一个算一个谁也别想跑……”

  大伙儿说的正热闹呢,门帘子一挑,进来个人,热烈的气氛登时就是一窒,所有人的喉咙恍如都被捏住一般,立刻就没有人再说话了。

  就是刚刚说了半句的,后半句也再说不出来,生生就噎回了肚子里。

  进来的这个人身穿朝廷的云彩大褂子,连马蹄袖也没有挽上去,足蹬小牛皮的软靴子,腰里还挎着口刀。

  这人大家都认识,也是这一带土生土长的娃娃,姓韩名无病,本也是个靠力气吃饭的力巴。可自从满洲人过来之后,也不知道是托了谁的路子,竟然混成了个宫门卫。因为韩无病很会逢迎,又懂些溜须拍马的手段,很快就掌了个小旗儿,手下有十二个大头兵,被人们称为韩小旗。

  鞑子皇宫里头怎么可能用他这样的京城汉人做卫士?这个韩小旗虽说是个宫门卫,其实和打杂的也差不多,最多也就是在外面守一段儿宫墙而已,顺便管着朝廷的水门。

  因为皇宫里要吃玉泉山上的水,每天都有拉水的车子进出,韩小旗和一个满洲卫士共管这个水车进出之门。

  说是共管,那是他往自己个儿的脸上贴金呢,可谁还不明白是怎么回子事情了?真正的满洲侍卫会和你一个汉人共管?肯定是在那几个满洲卫士手底下跑跑腿罢了。

  今天的韩小旗连大帽子也没有戴,一脸死了老娘的表情,进来就把屁股一坐,自要了壶酒,喝水一样就灌了下去,然后大声吆喝韦掌柜:“老韦,你给我算算,我拢共欠柜上几个钱?”

  一般而言,这么问的意思就是要还账了。

  韦掌柜捧着个账本子,陪着笑脸就过来了:“您老从去年中秋到今天……今天的这壶酒算是奉送,拢共赊欠三百七十四个钱。零头抹了,您给三百七十个钱就可以消账。”

  韩小旗凄惨的一笑,把手里的刀子送到掌柜怀里:“老韦呀,你的账我是还不上了,这把刀子还值几个钱,你拿去当了卖了我也不管了,算是还你的酒钱……”

  掌柜立刻就愣住了,不是说这把刀不值钱,而是这种制式军械谁敢胡乱去卖?何况还有宫里头的记号,要是抓住了就是吃不完的官司。

  “韩爷,刀子你先收着吧,要是手头紧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