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搬家
扯上点关系的话,后面就完全是彻彻底底的胡咧咧了。
“世居边藩”是肯定的,喀尔喀蒙古就算是全心全意的“内附”,也是要居住在大草原上的,难不成还举族搬迁到江南的鱼米之乡?至于封王封汗,也就纯粹是句废话,蒙古高层的变动早就和大明朝没有实质的关系了,他李四说不说这句话都是一个性质。
可从长远来看,这可真的是有很大的前瞻性。
山西的形势已经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关键是川北一带的豪格。
直到如今,也没有听说豪格那边有什么动静,如此一来,吴三桂的态度就已经很明显了。
肯定是死死把住山陕的吴三桂拦截了这方面的消息,甚至是制造了虚假消息,要不然的话,豪格肯定已经知道山西的情形,立刻就要和吴三桂翻牌了。
吴三桂还在等待机会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阿济格肯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儿,所以开始收缩南线,准备集中兵力突出山西,进一步往东方靠拢……
事情到了这步田地,敌我双方都已经彻底看明白了局势。
就是京城中耀武扬威的八旗子弟也没有以前的那股子精气神儿,山西那边的局势已经是秃头脑袋上的虱子,摆的再明显不过。要说英亲王还有什么机会的话,那还得说是以前。姜瓖这边儿一反,英亲王的日子就只能用天来计算了。
要是英亲王能过这一关的话,估计也不剩下几个兵,能光着屁股跑回来已经是个奇迹。只要他手下的那点儿八旗精锐丢了,他本人是死是活也没有多少人关心。
至于阿济格和皇太后之间的明争暗斗,已经不值得去关心了。不管怎么样,面临双重打击的阿济格肯定不如太后和小皇帝活的长远。
没有兵的英亲王就是落了毛的凤凰,连一只老母鸡也不如。
也只有到了现在,旗人在看明白,天下无敌的八旗劲旅已经被一口口吃的不剩下几个了,豪格的兵太远,根本就指望不上,如果能回来的话,估计还可以赶上给大清国烧一烧头七的纸钱,这还得说是豪格先把吴三桂那一关过了的情况下。
要是豪格过不了吴三桂的那一关,大伙儿就只有先在京城给豪格烧点儿纸钱吧。
三大主力当中,多铎最强而豪格最弱,连两万的主力也不到就陷在四川了,前后左右都是敌人,凄惨的情况不用想也知道。
八旗的好日子是真要到头了,大名府那边还在打,可谁不知道那个花里胡哨的防线根本就挡不住赴死军?大名府还没有陷落呢,保定府的望都、行唐等县就已经闹开了,五花八门的会党众闹腾的那叫一个热闹,据说都闹到县里去了。
地方官不是不管,是管不了,谁不为自己留条后路?
赴死军可是踩着成千上万的尸首过来的,根本就不在乎再多杀几个曾经“镇压义民”的地方官。许多旗人都怀疑那些地方官是不是早就和赴死军眉来眼去了?
可这些军国大事再糜烂,也是太后等人把总头子的事情,底下的旗人还得为自己个儿的过活儿想出路。
这关内是呆不下去了,还是走门子托关系的回到关外吧。真到了大军围城的时候,只怕是想走也走不了的。
好在以前搜刮的金银财物足够的多,只要带回关外去,吃喝八辈子也足够了。
四出四进的大宅子,尤其是内城的好地段儿,要是放在以前,没有十三四条小黄鱼买不下来,现在价钱跌落下去一半儿都无�
“世居边藩”是肯定的,喀尔喀蒙古就算是全心全意的“内附”,也是要居住在大草原上的,难不成还举族搬迁到江南的鱼米之乡?至于封王封汗,也就纯粹是句废话,蒙古高层的变动早就和大明朝没有实质的关系了,他李四说不说这句话都是一个性质。
可从长远来看,这可真的是有很大的前瞻性。
山西的形势已经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关键是川北一带的豪格。
直到如今,也没有听说豪格那边有什么动静,如此一来,吴三桂的态度就已经很明显了。
肯定是死死把住山陕的吴三桂拦截了这方面的消息,甚至是制造了虚假消息,要不然的话,豪格肯定已经知道山西的情形,立刻就要和吴三桂翻牌了。
吴三桂还在等待机会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阿济格肯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儿,所以开始收缩南线,准备集中兵力突出山西,进一步往东方靠拢……
事情到了这步田地,敌我双方都已经彻底看明白了局势。
就是京城中耀武扬威的八旗子弟也没有以前的那股子精气神儿,山西那边的局势已经是秃头脑袋上的虱子,摆的再明显不过。要说英亲王还有什么机会的话,那还得说是以前。姜瓖这边儿一反,英亲王的日子就只能用天来计算了。
要是英亲王能过这一关的话,估计也不剩下几个兵,能光着屁股跑回来已经是个奇迹。只要他手下的那点儿八旗精锐丢了,他本人是死是活也没有多少人关心。
至于阿济格和皇太后之间的明争暗斗,已经不值得去关心了。不管怎么样,面临双重打击的阿济格肯定不如太后和小皇帝活的长远。
没有兵的英亲王就是落了毛的凤凰,连一只老母鸡也不如。
也只有到了现在,旗人在看明白,天下无敌的八旗劲旅已经被一口口吃的不剩下几个了,豪格的兵太远,根本就指望不上,如果能回来的话,估计还可以赶上给大清国烧一烧头七的纸钱,这还得说是豪格先把吴三桂那一关过了的情况下。
要是豪格过不了吴三桂的那一关,大伙儿就只有先在京城给豪格烧点儿纸钱吧。
三大主力当中,多铎最强而豪格最弱,连两万的主力也不到就陷在四川了,前后左右都是敌人,凄惨的情况不用想也知道。
八旗的好日子是真要到头了,大名府那边还在打,可谁不知道那个花里胡哨的防线根本就挡不住赴死军?大名府还没有陷落呢,保定府的望都、行唐等县就已经闹开了,五花八门的会党众闹腾的那叫一个热闹,据说都闹到县里去了。
地方官不是不管,是管不了,谁不为自己留条后路?
赴死军可是踩着成千上万的尸首过来的,根本就不在乎再多杀几个曾经“镇压义民”的地方官。许多旗人都怀疑那些地方官是不是早就和赴死军眉来眼去了?
可这些军国大事再糜烂,也是太后等人把总头子的事情,底下的旗人还得为自己个儿的过活儿想出路。
这关内是呆不下去了,还是走门子托关系的回到关外吧。真到了大军围城的时候,只怕是想走也走不了的。
好在以前搜刮的金银财物足够的多,只要带回关外去,吃喝八辈子也足够了。
四出四进的大宅子,尤其是内城的好地段儿,要是放在以前,没有十三四条小黄鱼买不下来,现在价钱跌落下去一半儿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