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搬家
,最快更新甲申天变 !
第182章 搬家
当李四知道西路军出现的失误之后。脸色十分难看,身旁的几个营官更是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尤其是路丙寅,心情更加忐忑。真的想飞过去揍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一个半死,同时也希望保留住路涧的指挥地位。
这可是独当一面的机会,摆明了就李四兄弟要栽培路涧的意思,可那个夯货居然没有把握住,身为父亲的路丙寅要说不着急那才是鬼话呢。
按照赴死军的内部体制,根本就没有什么副帅那类的职衔,所有的大事小情都是李四本人一言而决,升到营官这个位置已经是个坎儿了。这回李四兄弟露出栽培的意思,几乎是明说要路涧再进一步的意思。
可这个傻小子居然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把事情办砸了。
如今的李四已经和当年的李兄弟大有不同,很少见到当年笑呵呵的笑面佛形象,脾气大的吓人,不管大事还是小事,都是以命令的形式传达,就是眼巴前儿这一票的悍将营官又有哪个是不怕忠诚伯发脾气的?
或许这也是上位者的缘故吧,反正老路和李四说话的机会也少的可怜,尤其是在这种事情上,“再给涧儿一个机会”这样求情的话儿都不敢说出口。
营帐中沉闷良久,李四终于对联络令兵说道:“你告诉路涧,让他抽自己十个大嘴巴子。不见血不算,要是还不长记性,就不停的抽,抽到长了记性为止。”
路丙寅心里一宽,知道这个李兄弟又给了儿子一个机会。要说让路涧自己抽自己的耳光,根本就算是微不足道的惩罚。当兵吃粮的,还有哪个不挨长官打的?就是在赴死军中,这种体罚也不少,反正大伙儿都是这么过来的。
“再告诉那个小王八蛋,刚才那十个耳光是大帅赏的军法,我这里还有十个耳光的家法,让他一并领了。”
在赴死军中,大帅的意志凌驾于军法之上,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这些主力当中,李四这种以个人意志统军的做派早已经形成传统,也没有人认为有什么不妥。
这个赴死军就是大帅的,他怎么做都是对的。这也是长久以来对李四本人的一种迷信和盲目崇拜。
在真正划时代的战法出现以前,尤其是这个冷兵器依旧占据主导甚至是统治地位的时代,出现一个或者一批军事奇才的可能几乎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战场上应变能力主要取决于临阵经验。
依靠丰富经验积累起来的应变能力,比某个天才的灵机一动更有实际意义。赴死军不缺少敢打敢拼的猛将,缺少的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将才。在频繁的战斗中。军中的中高级军官也确实有很大的进步,但是长久以来形成的对忠诚伯本人的迷信和绝对服从也是一个桎梏,让他们习惯于按照李四本人制定的计划作战。一旦战场局面出现变化,虽然不至于不知所措,始终不敢打破李四的绝对权威。
譬如西路军出现失误以后,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赶紧寻找其他突破方向,或者是想办法调动当面之敌,而不是在犹豫中等待李四本人的进一步命令。在这方面,孔有德的经验要比路涧等人强的多。虽然路涧等人已经采用了孔有德的战术,可孔有德这个人不是李四的嫡系心腹,没有赴死军嫡系人马的那种绝对忠诚。
这也是李四首先提拔路涧的根本原因。
经验可以慢慢积累,但是提拔的前提是绝对忠诚和绝对可靠。
第182章 搬家
当李四知道西路军出现的失误之后。脸色十分难看,身旁的几个营官更是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尤其是路丙寅,心情更加忐忑。真的想飞过去揍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一个半死,同时也希望保留住路涧的指挥地位。
这可是独当一面的机会,摆明了就李四兄弟要栽培路涧的意思,可那个夯货居然没有把握住,身为父亲的路丙寅要说不着急那才是鬼话呢。
按照赴死军的内部体制,根本就没有什么副帅那类的职衔,所有的大事小情都是李四本人一言而决,升到营官这个位置已经是个坎儿了。这回李四兄弟露出栽培的意思,几乎是明说要路涧再进一步的意思。
可这个傻小子居然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把事情办砸了。
如今的李四已经和当年的李兄弟大有不同,很少见到当年笑呵呵的笑面佛形象,脾气大的吓人,不管大事还是小事,都是以命令的形式传达,就是眼巴前儿这一票的悍将营官又有哪个是不怕忠诚伯发脾气的?
或许这也是上位者的缘故吧,反正老路和李四说话的机会也少的可怜,尤其是在这种事情上,“再给涧儿一个机会”这样求情的话儿都不敢说出口。
营帐中沉闷良久,李四终于对联络令兵说道:“你告诉路涧,让他抽自己十个大嘴巴子。不见血不算,要是还不长记性,就不停的抽,抽到长了记性为止。”
路丙寅心里一宽,知道这个李兄弟又给了儿子一个机会。要说让路涧自己抽自己的耳光,根本就算是微不足道的惩罚。当兵吃粮的,还有哪个不挨长官打的?就是在赴死军中,这种体罚也不少,反正大伙儿都是这么过来的。
“再告诉那个小王八蛋,刚才那十个耳光是大帅赏的军法,我这里还有十个耳光的家法,让他一并领了。”
在赴死军中,大帅的意志凌驾于军法之上,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这些主力当中,李四这种以个人意志统军的做派早已经形成传统,也没有人认为有什么不妥。
这个赴死军就是大帅的,他怎么做都是对的。这也是长久以来对李四本人的一种迷信和盲目崇拜。
在真正划时代的战法出现以前,尤其是这个冷兵器依旧占据主导甚至是统治地位的时代,出现一个或者一批军事奇才的可能几乎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战场上应变能力主要取决于临阵经验。
依靠丰富经验积累起来的应变能力,比某个天才的灵机一动更有实际意义。赴死军不缺少敢打敢拼的猛将,缺少的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将才。在频繁的战斗中。军中的中高级军官也确实有很大的进步,但是长久以来形成的对忠诚伯本人的迷信和绝对服从也是一个桎梏,让他们习惯于按照李四本人制定的计划作战。一旦战场局面出现变化,虽然不至于不知所措,始终不敢打破李四的绝对权威。
譬如西路军出现失误以后,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赶紧寻找其他突破方向,或者是想办法调动当面之敌,而不是在犹豫中等待李四本人的进一步命令。在这方面,孔有德的经验要比路涧等人强的多。虽然路涧等人已经采用了孔有德的战术,可孔有德这个人不是李四的嫡系心腹,没有赴死军嫡系人马的那种绝对忠诚。
这也是李四首先提拔路涧的根本原因。
经验可以慢慢积累,但是提拔的前提是绝对忠诚和绝对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