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救星和银子
,别说是请战的奏章了,就是联名奏请的折子也有一箩筐,都被这些老派的学官给压了下去。然后还需要小皇帝出面亲自解释!
要说开兵见仗收复国土这种血沸脑热的事情,小皇帝比谁都有兴趣,也比谁都心急。这大明朝就是他的,他还能不想这些事情?
可想归想,事实又是一回子事情。
首先朝廷的没有兵,然后是没有钱。
无兵无钱,还打个屁!
现在的兴武小皇帝就在乾清宫(北京的乾清宫就是明成祖仿南京的,基本北京皇宫有的南京早就有了,不必考据了)西边的暖阁里办公。
这一点和他父亲崇祯皇帝很象,因为要办理的事情太多,干脆就搬到这里来住。
忠诚伯的条陈就在书案上摆着,这些个跟随了兴武小皇帝这么些年的老臣早就一一传看。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条陈里说的很明白了,赴死军要打仗了,而且是大打特打,最直接的战果就是消灭鞑子的阿济格部,要是情况好的话,完全可以长驱直入直捣黄龙——收复北都。
收复北都这种不着边际的高调,东林人早不知唱过多少回了。听着是让人热血沸腾,可完全就是凭空乱讲顺嘴胡咧咧,一点事实根据也没有。
可这回不一样,这是李四首次提出收复北都这种让兴武君臣早就梦寐以求的战略构想。李四说出来的话和旁人说出来就是不一样,其中的分量足以让暖阁里的所有人认真对待。
第一次看这条陈的时候,小皇帝的脑瓜子立刻就是一热。
再看其中的细节,赴死军摆开的架势确实是一个决战的姿态,这是忠诚伯明车明马的要最进行最后的决战了。
从总体看,赴死军的实力还没有强大足以抗衡整个满清的地步。可是自从多尔衮死了之后,现在的满清早已经不是当初的满清,内部的分裂已经是摆在明面儿上的事情。
赴死军的主力要是全部拉出来,比所有满清实力都要强一些,要是能断满清一臂的话,收复北都已经是水到渠成。
只要能把北都给光复了,无论是陕西的吴三桂还是陕南川北的多铎,都是被动局面,到时候大明朝可就不是收复,而是要清缴了。
更为关键的是,在两军对垒的战争状态下,赴死军的战斗力和忠诚伯本人对大势的把握,在众人心中早已经形成一种盲目的迷信。
这种迷信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忠诚伯和他的赴死军要说打谁,就没有失败过,也不可能失败。毕竟赴死军百战百胜的辉煌在那里摆着,已经让很多人直接忽略对手的强大。
这要是打起来,人们从来也不管敌人是如何强大,认为忠诚伯的胜利就是一种必然。淮扬大战的时候,多铎比忠诚伯厉害多少倍?还不是被忠诚伯给全歼了?
现在敌我力量的对比远没有淮扬大战那么悬殊,除非日头从西边出来,否则忠诚伯就不会败也败不了。
就是素来老成持重的学官们,也受这种迷信的影响。
战斗中的赴死军是何等疯狂,这些学官们可都亲眼见过。鞑子虽然强大,可内部早已分裂,各地的义军又是风起云涌,忠诚伯收复北都的时机应该到了吧?
可忠诚伯再强大,就是真的收复了北都,那也是他李四的荣光,朝廷这边总不能干坐着看戏吧?
“这一战�
要说开兵见仗收复国土这种血沸脑热的事情,小皇帝比谁都有兴趣,也比谁都心急。这大明朝就是他的,他还能不想这些事情?
可想归想,事实又是一回子事情。
首先朝廷的没有兵,然后是没有钱。
无兵无钱,还打个屁!
现在的兴武小皇帝就在乾清宫(北京的乾清宫就是明成祖仿南京的,基本北京皇宫有的南京早就有了,不必考据了)西边的暖阁里办公。
这一点和他父亲崇祯皇帝很象,因为要办理的事情太多,干脆就搬到这里来住。
忠诚伯的条陈就在书案上摆着,这些个跟随了兴武小皇帝这么些年的老臣早就一一传看。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条陈里说的很明白了,赴死军要打仗了,而且是大打特打,最直接的战果就是消灭鞑子的阿济格部,要是情况好的话,完全可以长驱直入直捣黄龙——收复北都。
收复北都这种不着边际的高调,东林人早不知唱过多少回了。听着是让人热血沸腾,可完全就是凭空乱讲顺嘴胡咧咧,一点事实根据也没有。
可这回不一样,这是李四首次提出收复北都这种让兴武君臣早就梦寐以求的战略构想。李四说出来的话和旁人说出来就是不一样,其中的分量足以让暖阁里的所有人认真对待。
第一次看这条陈的时候,小皇帝的脑瓜子立刻就是一热。
再看其中的细节,赴死军摆开的架势确实是一个决战的姿态,这是忠诚伯明车明马的要最进行最后的决战了。
从总体看,赴死军的实力还没有强大足以抗衡整个满清的地步。可是自从多尔衮死了之后,现在的满清早已经不是当初的满清,内部的分裂已经是摆在明面儿上的事情。
赴死军的主力要是全部拉出来,比所有满清实力都要强一些,要是能断满清一臂的话,收复北都已经是水到渠成。
只要能把北都给光复了,无论是陕西的吴三桂还是陕南川北的多铎,都是被动局面,到时候大明朝可就不是收复,而是要清缴了。
更为关键的是,在两军对垒的战争状态下,赴死军的战斗力和忠诚伯本人对大势的把握,在众人心中早已经形成一种盲目的迷信。
这种迷信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忠诚伯和他的赴死军要说打谁,就没有失败过,也不可能失败。毕竟赴死军百战百胜的辉煌在那里摆着,已经让很多人直接忽略对手的强大。
这要是打起来,人们从来也不管敌人是如何强大,认为忠诚伯的胜利就是一种必然。淮扬大战的时候,多铎比忠诚伯厉害多少倍?还不是被忠诚伯给全歼了?
现在敌我力量的对比远没有淮扬大战那么悬殊,除非日头从西边出来,否则忠诚伯就不会败也败不了。
就是素来老成持重的学官们,也受这种迷信的影响。
战斗中的赴死军是何等疯狂,这些学官们可都亲眼见过。鞑子虽然强大,可内部早已分裂,各地的义军又是风起云涌,忠诚伯收复北都的时机应该到了吧?
可忠诚伯再强大,就是真的收复了北都,那也是他李四的荣光,朝廷这边总不能干坐着看戏吧?
“这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