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救星和银子
�,这才其中的关键。

  阿济格部还有两万多主力,绝大多数是满洲战兵,其中的新附军战斗力相当不错,是在击破李闯老巢以前就收编的队伍。

  就算是这个满洲的主力部队,对于现在的赴死军来说,已经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敌人。山西的义军已经是遍地开花,造反已经成为一种平常的事情。阿济格要想稳固后方,不分出相当的兵力根本就办不到。击败阿济格不是很困难,关键是付出多大的代价,在取胜之后还需要维持相当实力。

  让李四这么忌惮的还是阿济格身后的吴三桂。

  吴三桂手里还有数万的宁远老底子,而且一直盘踞在陕西,苦心经营之下也是一块硬骨头。最近又取了陕宁(当时没有宁夏这个行政单位——作者按。就不必考据了)的盐税,兵精粮足,要是这个老汉奸趁机杀出来,还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按照老神棍的意思,是先和吴三桂取得某种默契,然后再动手攻打。这种比较稳妥的做法立刻就被李四给否了。

  虽然现在的局面已经改的面目全非,再不能依靠历史的趋势进行。可李四比任何一个人都清楚这个时代的重要人物。

  这也是一种对历史的把握,因为李四很清楚吴三桂这个人物的本性,甚至比吴三桂本人还要清楚。

  这个吴三桂可不是那种能被眼前的利益轻易打动的人物,和他说什么民族大义朝廷忠义更是对牛弹琴。

  吴三桂这个人,除了不反他自己个儿之外,跟着谁反谁,在明末清初的历史中,吴三桂谁都投靠过,也谁都反叛过。

  要是吴三桂真的把民族大义看的那么重要的话,能献了山海关?能放鞑子进来?

  要是吴三桂真的把朝廷忠义看的那么重要的话,能一路追杀到广南?(缅甸,广南是一个很笼统的称呼,当时除了东南亚的几个大岛屿之外,只要是和大陆相连的地方统称为广南,这个称呼和宋末不大一样——作者按)能亲手杀了永历?

  吴三桂不可能真的效忠清廷,最大的可能还是隔岸观火,等事态进一步明朗之后才会有多动作,当然也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

  若是赴死军能够轻易击败阿济格的话,李四毫不怀疑吴三桂会使用这样那样的旗号,在阿济格背后下刀子。

  当然,若是赴死军损失惨重的话,吴三桂会趁机对赴死军下黑手,然后舒舒服服的做他的平西王,顺便赖住一大片地盘儿,取阿济格而代之。

  若是吴三桂取代了阿济格,反叛清廷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进攻是必然的,只要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就足以震慑吴三桂。

  赴死军需要的一个胜利,一个足以奠定大局的胜利,到时候就不是忠诚伯去找平西王了,平西王会自己找上门来寻求合作的。

  相对来看,清廷虽然占据了中枢地位,实力反而最为弱小,尤其是在北京附近需要大量兵力守卫的情况下,满洲中枢反而是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

  打破了满清中枢的威望,让本就各自为政的各个势力团体更加难以协同,就会成为各自为战的局面。无论是从军事还是从政治角度,正面直取北直隶是最佳选择。

  聊城到磁县这是赴死军面对的第一道成规模的防线,虽然赴死军有绝对的把握击破之,可李四还是准备借用兴武小朝廷的力量。

  这一战最关键的不是击破敌人的防线,而是在击败敌人之后保存下足够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