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无意之间就撬动了
�?你家的山楂是谷雨的?咱们京城的山楂是春分的呢。”

  “二爷说的是呐,远到的亲戚来了,托我给二爷带个话儿……”女子低头说道:“家里的日子不好过,想求二爷周济周济……”

  “好说,好说,都是至亲至急的亲戚。咱们家里去,别在街上喝风了。”

  几句极是隐秘的切口对过,二爷就知道眼前的这个女眷是自己很亲很近的“亲戚”,而且是那种没有要事不登门的“亲戚”。

  家里的娃娃们一家到糖葫芦,狼一样的抢了过去。

  “二奶奶好。”女子笑容满面,和二爷的老婆打着招呼。

  家里的婆姨知道二爷的秉性,这个二爷虽然已经穷困潦倒,还是经常把一些奇怪的人往家里领,好吃好喝的养着。就为了这个,婆姨没少嘟囔嘴,可家里的爷们儿就是这样的老脾气,慢慢的也就习惯了。

  “给你俩钱,去街上弄壶酒来……”二爷把娃娃和婆姨都支了出去,啪的就是一个不怎么整齐的军礼:“七杀营六队旗官关二代本旗弟兄……”

  “罢了,这边儿有什么情况没有?”山东口音的女子小声问道。

  “鞑子在抽调关外的兵力,还有就是刚刚给吴三桂那狗贼连下了两道旨意,其中一道是允许吴三桂就地征集资材的……”

  女人问道:“鞑子从关外抽调了多少兵力?”

  “这个还不知道,本旗的弟兄无法探查。”

  “给吴三桂的旨意你知道多少?”

  “这个也无从知晓,宛平的一个弟兄是在驿站上的,套出来到口风就知道这么点儿。”

  “很好。”女子从身后的包袱里拿出四个元宝,还有一柄精美的玉如意:“这是四爷给弟兄们的辛苦钱,你们这个小旗不能短了钱财。”

  面子上风风光光的二爷,骨子里其实是十分穷困潦倒的,不过眼光还在,一看就知道那柄玉如意价值不菲。尤其是自己和手下的那些弟兄做的这些个营生,没有钱财作为支撑还真是寸步难行,所以也不客套,把元宝和玉如意一扫就藏了起来:“四爷那边还有什么交代没有?”

  “你们隐藏好自己,别给鞑子看出了马脚就好,这是四爷说的。”

  “还有,二十七这天镶红旗那边好像有喜事?麻烦二爷帮忙打听打听吧。”

  ……

  腊月二十六。年关已经近在眼前。

  欠下的浆洗缝补钱要拿,赊了一年的油盐帐也要还,过年的物件儿虽是一压再压,最基本的几样物件儿还是不能少了。虽然买不起肉,就是买几根葱糊弄一下家里的娃娃婆姨,也是要花钱的吧?年关年关,对于穷人来说,过年就是过关。小娃娃们一直掰着手指头算计过年的日子,可大人们还要奔波劳累。这年,不是那么好过的。

  对于城里的旗人老爷们来说,过年才是真正喜庆日子。

  这京城方圆五百里,都是旗人的私产,无论山林池塘还是肥美的良田,不管是大骡子大马还是活生生的人口,都是旗人名下的私产。尤其是这过年的时候,下面的奴才就是穷死,也得把孝敬的年节礼品一样不落的供奉上来。还有地方官员的“照应钱”和“贴补银子”也是各有加码,最要紧的是朝廷里的养命钱,也是要按时发放下来。

  别看那些汉人劳作一年,到了年关,他们什么也落不到手里。旗人老爷们坐在茶楼里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