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底牌
,最快更新甲申天变 !
第169章 底牌
奉天承运,大明皇帝诏曰:今有大长帝子(公主——作者按)长平。淑贤质智,温良敏静,堪为宗室之华。盖年已二八,为免误其正芳韶华,朕琢择佳婿。
又有淮西忠诚伯李者,为朕肱骨,文武实匹才德俱备,更有精忠之心诚实之切,未闻有婚配者,朕亲提之命之,以为佳偶。
经庙算卜问,俱为华美之约,特下旨为贺。本月乙丑是为吉期,诏礼部姚者为赐婚钦使。
特加驸马都尉,授辅国将军。赏居所一处,赐家奴下丁六十,准食五百户,荫子嗣云骑尉,以彰庆贺之喜。
诸般婚仪由宗人府并礼部代筹,普天共庆。
另:赐四季裳二十件,五色丝缎二十匹。书柜、服柜六套,笔墨若干,菲礼金四十锭,菲礼银六十锭,表礼二十四套……
朕于卿者,君臣至亲,俱为一体。
钦此!
或许是因为地缘的缘故,或者干脆就是朝廷早有预谋,反正身在前线的李四和赴死军是最后一批知道这个消息的。
这个事情来的有点儿突然,而且重点不在这道圣旨上,关键是姚明恭这个赐婚使已经带着长平公主过江了,正行进在去往庐州的途中。
很多人都为李四高兴,这都成驸马爷了,皇帝都成了小舅子,可不就是高兴的事情?
可大部分高级军官却不这么看。
大帅和朝廷之间微妙着呢,要说势同水火绝对没有这么严重,尤其是大帅和朝廷都有鞑子这个共同敌人的前提下。大帅是不必说了,和鞑子就是不共戴天难同日月,完全就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死敌,和鞑子之间是半点回旋的余地也没有。
江南朝廷那边儿也是打鞑子的,江山被鞑子占去了一多半,北都也在鞑子手里。小皇帝一杆子重臣们都和鞑子是对头,就是下面的老百姓也知道高喊决战呢。
有共同的敌人是没有假。可大帅和朝廷也没有外界传闻的“君臣同体”那么齐心合力。
事情是明摆着的,打鞑子还得要大帅,赴死军又是天下抵抗力量的绝对中坚,并且不断的输出抵抗思想和援助各方抵抗力量,已经成为天下众军之冠。
尤其是在这即将打开黄河锁钥的时候,尤其是鞑子已经开始露出疲态的时候,面前就是整个北方和天下的关注,这个时候朝廷忽然赐婚,而且是皇室中的大长公主,这里头的道道儿可就值得琢磨了。
按照大明惯例,驸马这样的外戚不能藏片甲,不能有一兵。当然这种惯例在李四这边没有用,赴死军也不可能交出去,就算是李四撒手了,也没有人能有忠诚伯这样的威望,也没有人敢于登上李四的这个位置。
就算是李四恭恭敬敬的让出赴死军总指挥的位子,也没有人敢坐在这个位子上。真要是有那个猪油蒙了心的家伙妄图掌控这天下第一强兵,立刻就得横尸当场,用不了几天的工夫,叉子兵就能出现在武英殿上。
关于取代李四在赴死军的位置,完全没有可能,朝廷里不会不知道这一点。
现在的赴死军已经是一头扑出去的猛兽,其凶残和勇猛谁也挡不住,就更别提什么驾驭了。就算是李四本人,也深深体会到赴死军的危险�
第169章 底牌
奉天承运,大明皇帝诏曰:今有大长帝子(公主——作者按)长平。淑贤质智,温良敏静,堪为宗室之华。盖年已二八,为免误其正芳韶华,朕琢择佳婿。
又有淮西忠诚伯李者,为朕肱骨,文武实匹才德俱备,更有精忠之心诚实之切,未闻有婚配者,朕亲提之命之,以为佳偶。
经庙算卜问,俱为华美之约,特下旨为贺。本月乙丑是为吉期,诏礼部姚者为赐婚钦使。
特加驸马都尉,授辅国将军。赏居所一处,赐家奴下丁六十,准食五百户,荫子嗣云骑尉,以彰庆贺之喜。
诸般婚仪由宗人府并礼部代筹,普天共庆。
另:赐四季裳二十件,五色丝缎二十匹。书柜、服柜六套,笔墨若干,菲礼金四十锭,菲礼银六十锭,表礼二十四套……
朕于卿者,君臣至亲,俱为一体。
钦此!
或许是因为地缘的缘故,或者干脆就是朝廷早有预谋,反正身在前线的李四和赴死军是最后一批知道这个消息的。
这个事情来的有点儿突然,而且重点不在这道圣旨上,关键是姚明恭这个赐婚使已经带着长平公主过江了,正行进在去往庐州的途中。
很多人都为李四高兴,这都成驸马爷了,皇帝都成了小舅子,可不就是高兴的事情?
可大部分高级军官却不这么看。
大帅和朝廷之间微妙着呢,要说势同水火绝对没有这么严重,尤其是大帅和朝廷都有鞑子这个共同敌人的前提下。大帅是不必说了,和鞑子就是不共戴天难同日月,完全就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死敌,和鞑子之间是半点回旋的余地也没有。
江南朝廷那边儿也是打鞑子的,江山被鞑子占去了一多半,北都也在鞑子手里。小皇帝一杆子重臣们都和鞑子是对头,就是下面的老百姓也知道高喊决战呢。
有共同的敌人是没有假。可大帅和朝廷也没有外界传闻的“君臣同体”那么齐心合力。
事情是明摆着的,打鞑子还得要大帅,赴死军又是天下抵抗力量的绝对中坚,并且不断的输出抵抗思想和援助各方抵抗力量,已经成为天下众军之冠。
尤其是在这即将打开黄河锁钥的时候,尤其是鞑子已经开始露出疲态的时候,面前就是整个北方和天下的关注,这个时候朝廷忽然赐婚,而且是皇室中的大长公主,这里头的道道儿可就值得琢磨了。
按照大明惯例,驸马这样的外戚不能藏片甲,不能有一兵。当然这种惯例在李四这边没有用,赴死军也不可能交出去,就算是李四撒手了,也没有人能有忠诚伯这样的威望,也没有人敢于登上李四的这个位置。
就算是李四恭恭敬敬的让出赴死军总指挥的位子,也没有人敢坐在这个位子上。真要是有那个猪油蒙了心的家伙妄图掌控这天下第一强兵,立刻就得横尸当场,用不了几天的工夫,叉子兵就能出现在武英殿上。
关于取代李四在赴死军的位置,完全没有可能,朝廷里不会不知道这一点。
现在的赴死军已经是一头扑出去的猛兽,其凶残和勇猛谁也挡不住,就更别提什么驾驭了。就算是李四本人,也深深体会到赴死军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