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都在想一鸣惊人
  也怨不得这些读书人如此热切,实在是因为开封的战略位置太过重要。

  据黄河而临中原,只要拿下开封,进可以直取北直隶进而光复北都,退可以横扫中原划断南北。

  当年的李自成举兵百万,三次大战,为的就是开封。大明调集豫、晋、鲁、淮等地大军,同样也是百万之数,为的也是这个开封。

  两百万大军的数量,说出来都能把西夷吓破苦胆,就更不要说这其中的轮番厮杀交替进退。一说到几百万大军的血战,那些南北小邦属国想也想不出这究竟是怎么样尸积如山血可漂船的血腥场面。大明朝几个比较小的藩国,就是把全国人口都算上,也没有双方在开封大战投入的总兵力多。

  可见开封之重绝对不是只说说这么简单。

  现在大军再次兵临开封,确实让很多人明白了眼前的形式:大明和满清之间的生死大决战就要到来。

  可让人有点郁郁的是,参与这次决战的不是朝廷的王师,而是忠诚伯的赴死军。

  按说这样足以撼动天下根基,决定国朝气运消长的大战,朝廷肯定不会置身事外,而且还要倾尽全力做出雷霆一击。

  可事实上,朝廷连一兵一卒也没有出动,就一赴死军在那里孤零零的支撑着。

  好在赴死军还算大明的队伍,这么说虽然有点儿牵强,可也算还能说的过去。

  “忠诚伯和朝廷是同心一体,早在圣上为太子之时,忠诚伯就是东宫之师。”心中想着圣君脑子里念着朝廷的人们,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再者说来,全天下谁还不知道忠诚伯是授了先皇托国之重的?这么尽心竭力的作战,也是报效大行皇帝的知遇之恩……”

  虽然大家都感觉到了淮西和江南之间的不同,也看到了一点李四自行其是的苗头,可眼下打鞑子就是重要的不能再重要的事情。偏偏朝廷就再没有出哪怕一个忠诚伯这样的战神,更没有一支赴死军这样百战百胜的强兵,所以大伙儿只能把忠诚伯和兴武小皇帝捆绑起来一起说,好像他们君臣二人不分彼此一般。

  要说以前的淮扬大战是为了拯救扬州八十万父老同胞,是为了防御南都。那么眼前的开封一战可就是为了全天下的汉人,为了这个大明的江山了。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上来看,开封之战更加宏大。

  这开封一战确确实实是关系到这个天下气运的大事,由不得人不关心。

  “我听说忠诚伯已经明文请求朝廷增援,要与朝廷共同作战……”

  李四确实是发了明文,“恳请”南都方面出钱出力,最好是派出精锐大军,协同作战。

  这次可是李四主动要求“协同”的,把朝廷的面子是给足了。

  偏偏朝廷就拿不出什么“精锐大军”来,除了温言勉励几句之外,送过去六门新式铜炮和三百杆火铳,还有一大把的空白告身,就再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了。

  也有些眼光开阔一点的,看出了朝廷在这方面的弱小。

  身为大名子民,几百年来都是受朝廷教化,自然也为朝廷担忧。

  赴死军百战不败的金身在那里戳着呢,对于忠诚伯本人的运筹帷幄从来就没有人敢怀疑一下。开封之战虽然还没有全面打响,可谁也不会愚蠢到怀疑这一战最终结局的地步。

  还能有什么结局?肯定是他李四的又一次辉煌胜利呗!

  虽然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