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暗流
�喜欢在这大佛堂里呆着,最主要的还是喜欢这种气氛。
尤其是佛家颂经的那种声调,总是能让这个女人心神清明,思路敏捷。
磬响钟鸣声中,尽管面前摆着的就是《四十二章经》,孝庄的心思其实根本就不在什么这些经文上面。
脑海中回响的却是皇太极对于多尔衮的评语。
“可用其勇,万不可委以枢密!”
这句话皇太极在世的时候,曾经无数次在很私下的场合提及。现在的孝庄终于明白了这句话中的意思。
从皇太极驾崩的那一刻起,多尔衮所展露出来的野心就让这个蒙古女人目瞪口呆。
不是说好要扶助福临为帝的么?为什么还要吞并镶黄旗?为什么还要大张旗鼓的自立为皇?
好在那个时候还有郑亲王等老派满洲实力的牵制,更有豪格的争夺,多尔衮终于没有如愿,还是立起了福临小娃娃。
可这已经不是当初孝庄和多尔衮密谋的那种结果,因为这是多尔衮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力量,面对巨大压力之时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孝庄本就不是一个沉溺于后悔之中顿足捶胸的女人,虽然现在的多尔衮愈发的飞扬跋扈,且时时有不轨之心,可自己不择手段的委曲求全,终于让这个野心极具膨胀的多尔衮没有跨出最后一步。
可这种局面还能维持多久?谁也不敢保证。
万一哪一天多尔衮要是撕破了这道窗户纸,可就是孝庄母子的末日了。
多尔衮手握重兵,就连宫中宿卫都是他的人,要想对付谈何容易?
即便是冒着巨大风险把豪格再次启用,也同样被多尔衮一脚踢了出去。豪格最多算是能够在外围牵制多尔衮的一个力量而已,核心中枢的事情,他是帮不上忙的。
何况豪格和福临之间……若真有多尔衮倒台的那一天,现在的豪格未必就不是第二个多尔衮。
所以孝庄一直在委曲求全,一直在迎合多尔衮,同时密切关注时局,寻找每一个机会。
多铎的战死,南征军的覆没,让孝庄看到了一点儿希望。
多尔衮能够调动的兵力并不多,忽然就折损了一条臂膀,必然会四下抽调,这个抽调的过程很有可能就蕴含着机会。
赴死军的突然出现确实让很多人意外,尤其是赴死军在淮扬大战之后,还能迅速的发动河南战役,这样的速度根本就没有留给多尔衮充分的准备时间。
自从知道赴死军正往开封运动之后,孝庄欢喜的几乎要哭了。
赴死军进入中原腹地,无论往哪个方向运动都对满清构成极大威胁。这么快的速度之下,就是想撤下湖北的阿济格回防也来不及了,除非多尔衮愿意丢掉整个河南和直隶北部。
如果多尔衮真这么做的话,肯定会面临老派满洲人马的集体排斥,就算是他自己的阵营内部,肯定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声音,甚至是内部分裂也有可能。
所以多尔衮只有一个办法:抽调北方力量,尽可能的把赴死军阻挡在黄河一线。
这对孝庄来说,是一个最大的机会。
“好了,哀家也乏了,今天就到这里吧,诸位师傅先下去……”孝庄的头脑从来没有这么清醒过,屏退了这些那些比丘尼之后,低低的唤了一声:“海大富!”
尤其是佛家颂经的那种声调,总是能让这个女人心神清明,思路敏捷。
磬响钟鸣声中,尽管面前摆着的就是《四十二章经》,孝庄的心思其实根本就不在什么这些经文上面。
脑海中回响的却是皇太极对于多尔衮的评语。
“可用其勇,万不可委以枢密!”
这句话皇太极在世的时候,曾经无数次在很私下的场合提及。现在的孝庄终于明白了这句话中的意思。
从皇太极驾崩的那一刻起,多尔衮所展露出来的野心就让这个蒙古女人目瞪口呆。
不是说好要扶助福临为帝的么?为什么还要吞并镶黄旗?为什么还要大张旗鼓的自立为皇?
好在那个时候还有郑亲王等老派满洲实力的牵制,更有豪格的争夺,多尔衮终于没有如愿,还是立起了福临小娃娃。
可这已经不是当初孝庄和多尔衮密谋的那种结果,因为这是多尔衮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力量,面对巨大压力之时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孝庄本就不是一个沉溺于后悔之中顿足捶胸的女人,虽然现在的多尔衮愈发的飞扬跋扈,且时时有不轨之心,可自己不择手段的委曲求全,终于让这个野心极具膨胀的多尔衮没有跨出最后一步。
可这种局面还能维持多久?谁也不敢保证。
万一哪一天多尔衮要是撕破了这道窗户纸,可就是孝庄母子的末日了。
多尔衮手握重兵,就连宫中宿卫都是他的人,要想对付谈何容易?
即便是冒着巨大风险把豪格再次启用,也同样被多尔衮一脚踢了出去。豪格最多算是能够在外围牵制多尔衮的一个力量而已,核心中枢的事情,他是帮不上忙的。
何况豪格和福临之间……若真有多尔衮倒台的那一天,现在的豪格未必就不是第二个多尔衮。
所以孝庄一直在委曲求全,一直在迎合多尔衮,同时密切关注时局,寻找每一个机会。
多铎的战死,南征军的覆没,让孝庄看到了一点儿希望。
多尔衮能够调动的兵力并不多,忽然就折损了一条臂膀,必然会四下抽调,这个抽调的过程很有可能就蕴含着机会。
赴死军的突然出现确实让很多人意外,尤其是赴死军在淮扬大战之后,还能迅速的发动河南战役,这样的速度根本就没有留给多尔衮充分的准备时间。
自从知道赴死军正往开封运动之后,孝庄欢喜的几乎要哭了。
赴死军进入中原腹地,无论往哪个方向运动都对满清构成极大威胁。这么快的速度之下,就是想撤下湖北的阿济格回防也来不及了,除非多尔衮愿意丢掉整个河南和直隶北部。
如果多尔衮真这么做的话,肯定会面临老派满洲人马的集体排斥,就算是他自己的阵营内部,肯定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声音,甚至是内部分裂也有可能。
所以多尔衮只有一个办法:抽调北方力量,尽可能的把赴死军阻挡在黄河一线。
这对孝庄来说,是一个最大的机会。
“好了,哀家也乏了,今天就到这里吧,诸位师傅先下去……”孝庄的头脑从来没有这么清醒过,屏退了这些那些比丘尼之后,低低的唤了一声:“海大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