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说金风道雨露
��哈哈,天佑我大明。”

  李四分封淮西,说起来地盘儿是不小,可凤阳北部还在清军的手里头呢。

  随着赴死军的拓展,尤其是在多铎的南征军覆灭之后,满清方面已经不能再直接威胁江南和淮西。至于分散在赴死军篱笆以内的泗州等地,或迟或早都是要摆上桌面的小菜。李四经略淮西名正言顺,肯定是要拔下这几个钉子的。杨廷麟只是没有想到赴死军恢复的如此之快,竟然已经在打泗州、灵壁等目标的主意了。

  从河南的中北部开始,一直到淮扬,清军每过一处就留下少量的鞑子兵统领当地的新附军,形成一个道漫长而又松散的战线。随着多铎的覆灭。在赴死军身边的这些钉子和李四暗通款曲也不算什么稀罕的事情。尤其是这种兵不血刃就能收复故地的事情,最能激励人心。

  打仗打的也不少,人也死了不少了,始终是处于被动迎战的防御作战,如今终于能够收复失地,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城池,可政治意义也极其重大。

  至少这就说明了大明朝不再是完全的被动防御,已经开始在局部展开反攻,这可是提振民心士气的一剂良方。

  这些小县城本就是在赴死军的院墙里头,拿下来不是什么难事。那边的新附军也看明白了这种形势,早就和淮西这边按照商议起义反正的事宜。

  能够兵不血刃的拔下这几个钉子,自然是很好,可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情吧。

  偏偏杨廷麟是欢喜的很,不住的围着那石桌兜圈子,那架势就好像是叫花子捡了个大金宝一样:“真是天助我也,只要那些泗、灵,对我大明助力极大……”

  “是有所帮助,东南可合围淮扬,西北可进取徐州。尤其是徐州,四战之地,若是握在手中,可临山东可转中原,进退自如……”李四笑呵呵的给杨廷麟描绘未来的美好前景。

  “徐州?不,应该是扬州!”

  杨廷麟来到淮西,就已经表明了朝廷是在打反攻扬州的主意,这已经是摆在明面儿上的事情,李四自然是心知肚明。

  要是面对的是别人,李四肯定要要拿出装傻充愣的本事来胡搅蛮缠,可对杨廷麟这样的老朋友,就得拿出点实打实的玩意儿了。

  “我也知道朝廷准备攻取江北,尤其是扬州。可如今的扬州已无实际价值。即便就是顺利拿下扬州,依旧要面对西、北两个方向之敌,最多是回到扬州沦陷之前的局面。而且扬州已是死城,对于江北的战略意义已经不大……”

  “况且长江同样也是满人的防线,强行渡江作战,这里头的损失可就大了……”

  反攻扬州最好的法子还是多铎留下的那老一套,先扫清外围,然后再图。冒着敌人的坚固江防硬功……就是李四也舍不得这样干。

  蒙古旗扼长江据运河,摆开的就是死守江防的架势,杨廷麟还能不知道了?这也是来淮西联络的赴死军的根本原因。

  “扬州一战,归根结底还是从陆路下手最好。”杨廷麟也承认一这个大体战略,可从陆路上下手之后从你淮西才行,尤其是你李四现在已经算是把泗州的大门敲开了一半,收复扬州其实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你是占了天大的便宜,风凉话怎么说都成。可朝廷还要顾及自己的脸面,这收复失地的第一战说什么也要争一争的,要不然来你淮西做什么?就为了灌一肚子酒肉?

  “朝廷……朝廷里的心思……”杨廷麟看着李四不住的坏笑,也是恍然大悟:“好哇,你这是和我动心眼儿呢。朝廷里的心思你早就知道了吧?旁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