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三天和五天的差别
��战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功名封赏,想拿的就给冲!”

  卢九德一声令下,京营齐出……

  和京营的热切报效相比,赴死军这边的战斗只能有进退有据来形容。

  进攻,在遇到较强抵抗之后立刻撤退下来,然后再很短时间内再次进攻,如此周而复始,已经整整三天。

  无论赴死军如何挑逗,多铎始终不把清军中的鞑子兵单独拉出来和赴死军一决雌雄,而是在众多新附军的掩护下和赴死军纠缠。

  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双方仿佛已经有了默契一般,都在执行这个战术。

  无论是李四还是多铎,想的都是速战速决,却不表现出一丝一豪的急切,仿佛都在把战斗往下拖延。

  双方还是没有出现任何重大战果,在进退之间,除了火铳营有一点点少的可怜的战果之外,其他都是不值一提。

  作为忠诚伯的贴身铁卫,镇南从来也不问任何问题,甚至不大关心前方的战事。

  在一天的时间里,有多半天的功夫都在擦拭他那把战刀。

  这可是忠诚伯亲赐的战刀,亲爹的随身之物,全天下就这么一把,宝贵着呢。镇南从来就是须弥不离身的,旁的孩儿兵摸也别想摸一下。

  在战刀的锋刃上呵口气,小心的用袖子擦拭,那股子仔细的劲头看着都让人心悸。

  “镇南呐。”李四随口说道:“你跟着我有一年了吧?”

  “一年零一个月另九天。”镇南记的清楚着呢:“亲爹叫我啥事?

  把战刀层层包裹起来,紧紧缚在背后,一幅随时候命的姿态。听说这是要和鞑子决战了,可打了好几天也没见什么大动静,估摸着让孩儿兵上了。

  打不下来的时候,就应该让孩儿兵上,不管别人怎么看,反正孩儿兵们是这么想的。

  在孩儿兵面前,还没有什么是打不下来的。

  “没事,就是想和你说说话儿。”李四示意站的笔直的这个孩子坐下:“这回咱们必胜,不用你们出手。你们的战场不应该在这里。”

  孩儿兵的根本作用就是威慑,而不能作为常规的武力使用。除非是如扬州大战那样实在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李四绝对不会在这种军团级别的战斗使用孩儿兵。

  “不必这么拘谨,就是随便说点家常而已。”坐下之后的镇南依旧保持挺胸昂首的样子,怎么看也不象是在放松,反而更象是在受罪:“你老家是什么地方的?”

  长久以来,就只晓得镇南和那些孩子是河南人,到底是哪州哪县还真没有问过。

  “我也不记的了,走过的地方太多,早忘记了。”镇南的语气不带丝毫情感。

  老家?谁还记的什么老家。

  河南动荡战乱这么多年,从镇南记事开始就是在逃饥荒逃战乱,在中原大地上漫无目的的游荡,如被狂风席卷的沙尘一般卑微渺小,连自己也不知道下一刻会走到哪里。

  只记的早些时候还有很多熟人结伴一起游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大部分都死了。具体是怎么死的也没有人记的清楚,反正不是饿死就是病死,还有被别人杀死的,镇南甚至还见过发了疯自杀的,反正都是个死,如何个死法谁还记的那么清楚呢。

  在如游魂一般的飘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