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小蛇也想吞巨鲸

  扬州一战中,赴死军折损不小,各营各队都是通过补充才算是满员,看起来人数不减,可总体战斗力却是实实在在的降低了,不是一天半晌就能恢复过来的。

  在过江之后,许多扬州子弟纷纷踊跃入伍,要求加入赴死军。对于这些热切的儿郎,赴死军并没有来者不拒的统统接纳,而是仔细择其健者充入赴死军。并且新编一个营,以老兵为骨干的搭建起来。

  这个营中都是身强力壮的魁梧汉子,八十万扬州人口中只挑出一千六百人,可真是做到了精挑细选。可李四依旧不怎么看好这个营,原因也很简单,这些新兵虽然穿上了军装拿上了武器,骨子里还是老百姓,不强求有多大的战斗力,上得阵去面对血肉横飞的场面没有吓的瑟瑟发抖就算很不错了。

  要说新兵中有战斗力的,扬州方面史可法遗留下来的那些守军相当不错,无论是临敌经验还是最基本的战斗技巧,都在扬州血战中得到淬炼。尤其是在战斗意志和顽强坚韧方面,能在漫长的扬州血战生存下来的,绝对个顶个都能一个当仨使唤。

  这些扬州守军兵没有打散,而是依照原来的建制单独另编,军官武弁等照旧,甚至军服号坎子都没有换下来,只是简简单单的换了赴死军的旗号而已。

  淮扬一系人马数以十万计,可大难临头之际,跑的跑散的散,能战的也死了个七七八八,就剩下这么点精锐,几乎是百不存一。这些淮扬军的心思最为热切,都等着和鞑子再见见真章呢。

  太夫人和夫人追随史督师辗转漂泊,自北都而淮安,自淮安而南都,怀里揣着史督师临终书信的史德威成为淮扬营的营官。因为淮扬营兵不直属赴死军统辖,所以严格的来说史德威不是赴死军营官依旧是扬州副将。

  “太夫人和夫人就在南都,如今鞑子来犯,我淮扬男儿纵是洒尽了胸中热血也要与鞑子周旋到底,叫太夫人和夫人也看看。督师手下是何等的人物。”什么他娘的朝廷,滚他奶奶的臭鸭蛋去吧。督师力战扬州为国而殉,何等的壮烈,朝廷都做了些什么?有眼珠子的都看着呢。

  督师心里装着朝廷装着忠义,咱们大伙儿心里只有督师,和什么朝廷没有鸟的相干。

  “为督师复仇,淮扬军请战,首战用我淮扬健儿,好叫鞑子知道督师英灵不散。”史德威已经是第三次请战了,而且是要请首战。

  史可法与整个淮扬同殉,壮烈的无以复加,其旧部复仇心思之切,挡都挡不住。

  也只有李四才能理解这些人的心思,在用兵方面,史可法虽算不上什么千古名将,可是说起个人品德和一腔忠烈,光是这个名字就足以光耀千秋。直到百年之后的乾隆年间,满清已经稳稳当当的站住了这片河山,依旧有人打起史可法的旗号反清复明。闹的乾隆不得不亲赴扬州,为史可法建庙立碑,以慰忠魂……

  “督师忠义我李四敬仰的很,余部诸君又是如此血性赤诚。”李四知道该怎么用这些人,也明白话应该怎么说:“此一战必为督师复仇,为灰烬扬州复仇,以淮扬诸君之力,可击败清军么?”

  不等史德威说话,李四又道:“首战还是用我赴死军的吧,淮扬诸君自有重大用场。”

  “击败鞑子为第一,首战之重已是最重,我淮扬军出,必然死战不退……”

  “我军拼尽全力,击溃鞑子不难。”李四虚划一个圈子:“若督师泉下有知,想的必然不会仅仅是击溃清军而已,而是要是图谋全歼……”

  “全歼鞑子在这江南之地,以多铎的狗头告慰督师在天之灵。”李四的构想让史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