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金玉碎而沟壑平(1)
��很多人都开始左顾右盼,寻找避战的机会。

  “两军交锋,后顾者斩,不计对错,不问缘由。”

  后面的黑甲督战队立刻执行战场纪律,把这些怠战的战友视为草标木靶,扑上去就是好一通砍杀。

  “后退者斩!”

  “回顾者斩!”

  “怠战者斩!”

  杀起这些新附军来,督战队一点都不手软,拎着血淋淋的人头四下高叫。

  血腥的战场纪律迅速收拾起士气,在督战队的屠杀之下,即使是那些素来一触即溃的新附军也表现的相当顽强。

  拉过几个阵亡者的尸体,垒成可避炮火飞箭的血肉工事,把身子躲进尸体堆中机械的把手中箭矢射上城头……

  大小火器射出的弹丸打的血肉工事一片散乱,躲藏在后头的弓兵抹了把飞溅到脸上的碎肉继续引弓控弦。

  星星点点的寒光在日头照耀愈发显眼,带着呼啸的锐声射入一个个活生生的血肉之躯。

  “佟图赖,汉军旗上!”

  “攻城!”在佟图赖的认军旗指引之下,清军主力之一的汉军旗倾巢而出,如涌着前浪的后浪一般猛烈拍打扬州城。

  多铎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因为在西线集结的队伍过多,不可能完全展开,这就形成了排队挨揍的局面。而分开批次的不停攻击,可以使得对方根本就没有喘息的机会。

  这种波浪式的攻击声势极大,一波未平一波又至,好似无边无际没有尽头,让敌人更加不清楚己方到底有多少人马!

  清军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多。

  要用人海淹没扬州。

  而赴死军最大的优势就是占据地利。

  完全可以依托扬州的坚固城防死守,充分发挥出赴死军的顽强坚韧和誓死不退的精神。

  在扬州攻防战的背后,关系到满清内部的利益纠葛,多铎必须在限定的时间之内踏平扬州,否则以前的种种努力就会付诸流水成为他人的嫁衣。

  所以多铎绝对不会退却。

  而赴死军的身后是还木来得及撤离的扬州民众,之所以驰援扬州,为的就是保存这八十万生灵,保存民族的胆气和血性,扬州后退半步,整个民族的脊梁就会被鞑子打断。

  赴死军之父,万千将士心目中个神人——李四已经无数次的说过:“扬州一战,只有死,没有退,队官死了营官上,营官死了我上!”

  作为赴死军最直接的掌控者,就是身为这场大战的发起者,李四也没有权利下达任何一个退让的命令。

  赴死军退让的前提只有一个:扬州民族全部撤离完毕。

  在八十万同胞离开之前,就是赴死军集体死绝,他们的鬼魂也得游荡在扬州的上空。

  所以,赴死军没有半点退让的可能。

  双方的战斗意志都是顽强到了极限,都不存在退让的可能。

  剩下的,已经很简单了,唯有死战。

  作为满清三大主力之一的多铎部,真可谓兵多将广,这一回也是拿出了全力。

  而作为民族武力的赴死军,也是拼出了全部身家,做好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