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何谓英雄?看这里
�度不快。所以他们只能和敌人保持接触战,却无法面对靠近自身的近战,只能依靠骑马步兵的冲杀和赴死军叉子兵的贴身肉搏来摆脱这种尴尬局面。

  仅仅是这样的一个经验,也是火铳兵们付出了血的代价才得来的。

  和绝大多数火铳兵一样,何钧力也是民夫出身。

  大战之初,火铳兵被安排到相对轻松的右翼,又有马步营来回策应,是整个战场最不重要的一个环节。

  即便是这样,头一回面对血淋淋的生死搏杀也不是这些民夫所能够面对的。

  站直了身子击发火铳,说起来轻松简单,真上了血肉横飞的战场才知道其中的艰苦和残酷。

  面对哇哇怪叫这冲上来的清军,何钧力当时就吓的尿了。

  和他一样,大部分前些天还是民夫的火铳兵都不敢面对这样残酷的战斗,即使是勉强放出几枪也效果不大,要不是马步营不顾一切的来回驰援,火铳兵早不知道被打散多少回了。

  还好火铳兵中有几个骨干是赴死军的老兵,正是这些人强力约束着,火铳兵即使是面无人色,依旧没有完全崩溃。

  由于不能使火铳的击发保持连续性和集团性,清兵几次冲杀到近前,连马步营都照顾不过的时候,作为忠诚伯亲卫的孩儿兵一下子就蹿了过来。

  这些孩儿兵一个个简直就是争抢着上来送死,争先恐后的投掷出铁黄瓜之后,胸前倒挂着铁冬瓜就扑了上去,专门找人多的地方钻。

  随即就是一声声巨大的爆裂,孩儿兵以自杀式攻击和敌人玉石俱焚。

  钻进敌群中的孩儿兵,每一个都能换得十几倍的战果。

  但是这些半大的孩子没有一个能够活着回来,统统被炸成了碎肉。

  和哥哥一样,何钧力也是个箍桶匠,靠手艺吃饭的匠人哪里见过这个?

  同归于尽的这一幕极具震撼效果,让每一个成年人都热血沸腾。

  孩子们都填上去了,大人还怕什么?

  都打成这个样子了,退一步也是死,总不能让孩子们用生命来保护大人吧。

  “脑袋掉了碗大个疤,端枪,射!”到了这个时候,大伙儿反而不怕了。何钧力的兄长眼角都挂着泪珠子呢,大声呼喊着和站立成一排的火铳兵开枪射击。

  随着密集的火铳击发声,那些战斗力颇为不俗的鞑子兵立刻就被放翻一片。

  大伙也就明白了,手里的家伙不是烧火棍,同样是吃人血夺人命的大杀器。

  “再放……”还不等话音落下,哥哥已经被利箭射穿颈项。

  何钧力立刻上前,夺过兄长手中的火铳继续指挥:“后排前进,开枪!”

  如此轮番几次之后,何钧力也摸到了其中的门道。

  其实用火铳杀敌和箍桶是一个道理,急躁不得,只要架好了大框,就要一块一块的按部就班的来就行,关键是不能乱了手脚。

  接连几次排放,都取得巨大战果,火铳兵开始压着鞑子打,素来被视为救命力量的马步营反而成了小跟班,只负责清理残余敌人。

  “我是在箍桶,不是在打仗。”潜意识里还把指挥排枪当成一种手艺的何钧力很快进入状态,就好像是在家里鼓捣那些弧度不一的木板一样,按部就班的发出一道道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