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破局首战
/>
  作李四的文书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周文远很明白命令这两字的含义,也不多说:“是。”

  “还有,我要从随军夫子当中抽调不少于两千丁壮出来,你尽快拟个名单。记住,沿途收拢的流民一律不要,只要咱们自己的人。”

  “是。”

  赴死军的战斗部凑齐了不过一万挂零不挂零的样子,随军的夫子却有一万七八,其中光是从大别山基地带出来的嫡系就有一万四千不到,作为随军后勤使用的夫子从数量上说要超过赴死军的战斗部。

  “把缴获的火铳给我准备好。”

  “是。”

  周文远已经明白要做什么了,却一个字也不多说,只履行自己分内之事。

  正是因为这个周文远的细致和耐心,才能把许多繁琐细碎的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

  “还有,”李四使劲掐着太阳穴,来来回回的兜了几个圈子。

  周文远只是一言不发的等候着李四的命令。

  李四忽然一笑:“当年你屡试不中,为什么还要屡屡应试?”

  “我家虽算不上殷实丰盈的大户,却也衣食丰足保暖有余。只因内不结士绅外不识官宦,屡屡受到地方官欺压敲诈,几代人积攒的家财田产所剩无几。故家父在世之时,要我勤奋攻读,为的就是能够求得一官半职,再不受旁人欺压。”

  周文远很得体的回答了李四,至于以后如何遭受鞑子追赶全家又是如何凄惨等等后事只字不提。

  “原来如此,”李四微微一笑,只因面色憔悴俩眼珠子通红,笑容未免有些恐怖:“我任命你为知仪真州事,以下同知、判官等你自己挑选适宜人等任命。”

  知州一职,虽不过是从五品的阶衔,却是地地道道的朝廷命官。李四自己除了太子校典一职之外,其他的官职爵位还有点来路不正呢,自然没有权限任命地方官员。

  可如今谁还把朝廷当一盘菜?各地藩王将军不都在这么干么。

  提一人选,给南京报上去,那算是给足了小朝廷的面子,你批不批都无关紧要,很多人甚至不理会小朝廷就直接任命地方官员,也不见弘光君臣放过一个哪怕响亮一点的屁。

  知州不知州的并不是十分重要,周文远很清楚这位忠诚伯又动了什么歪脑筋:“大人想动仪真?”

  “仪真处于扬、镇三角最西,只要在这里站住脚,就可以连接江淮,北上可威胁扬州,南下可以渡江……”

  这些战略层面的东西周文远不想和李四讨论,也没有忠诚伯那么深远的战略眼光,他只关心最实际也最紧迫的问题:“忠诚伯认为我能够守得住仪真?”

  仪真战略位置太过微妙,旁边就有十几万清兵不远不近的威胁着。

  “若是多铎遣大军来攻,你肯定守不住。”李四示意周文远安坐,自己就坐在他的对面:“淮防一破,整个江北已不可收拾,小小仪真焉能保全?旁的你也不必多想,仪真只是作为一个补给转运地点而已,真要到危急关头,不还有赴死军在前头顶着的么。”

  “若是赴死军顶不住呢?”

  “哈哈,真到了那时候,我肯定早已不在了,你还管什么仪真不仪真,赶紧收拾收拾有多远跑多远,到时候别说认识我就行。”

  “忠诚伯,不是我多嘴,实在是有些话如鲠在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