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心似冷灰
��,都是那么养人。也听他这么一说,那个连曹宇上大学的学费都凑不齐的地方,竟然让我充满了艳慕,恨不得找个机会也去游览一番。

  一个自然村落只有十几户人家,还分布在一片山坡的不同角落。一片山区、一个有好几个新加坡大的地方,竟然只有人口几万,在拥挤的城市长大的我,听到这些,觉得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山里有四季长青的树木,有各种可爱的动物,有许多珍贵的药材。听得我悠然神往,这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度假村嘛。

  但也听出来了,平时还是缺乏有力的管理,美中不足的就是计划生育也搞不太好,所以家家户户孩子多了,又再拥挤在那片土地上,生活也就难以好转。

  再说到自己儿子的时候,他的话语中充满了骄傲,曹宇称得上是他们县近几年最风光的人物,平时赶集的时候,碰到认识的乡亲都冲他伸大拇哥,过年的时候,就连乡长都去给他拜年。

  曹宇上高中以前,每天要走几十里的山路去上学,在县里上高中的三年,回家的次数也屈指可数。看看曹宇,他的求学之路真是充满了艰辛,而比较起来,我可真是生在甜水里啦。

  曹宇的父亲虽然是从山里走出来的,可全然没有初次进京的那种拘谨,到了周一我们上课的时候,他坚持不要人陪同,自己四处去看看,要亲自到看看曾经向往过的地方,也希望自己能沿着伟人的足迹逛逛。

  他一个人不回来吃午饭,晚上回来,就给我们讲述去过的地点,看到的趣人趣事。还别说,他也真能发掘,不少地方我们在这儿过了快一年了,都不知道,而且从一个老人的目光来分析事物,经常会让我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对这个小老头充满了敬意,就好奇地询问曹宇。

  这才明白,这位老人还不是个普通人物,在家乡并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地耕作那么简单。在医药并不发达的地方,他到四乡行医,靠着山里挖出的宝贵草药,医治了不少疑难杂症,望重乡里。

  难怪呢,看起来他还真有些仙风道骨。

  跟我们一起待了几天,变得更熟悉起来,他就不停地夸奖我,说我身上有很多与众不同的东西,不同凡人,还说曹宇是从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很多事情都不太懂,要我以后好好地拉他一把。他的夸奖让我有些不好意思,只好答应,只要有机会,一定要与曹宇一起发展。

  他看我的眼光里,我怀疑这位老人能看懂太多的东西。我的一切,在这个睿智的老人眼里,好像都无法隐藏。

  对在京里的游逛,他充满了兴趣,作为一个老中医,还去到了几个有名的医馆,这在我们国内,都算硕果仅存的啦。听他介绍,居然认识了几位同道,让我对他的能力,更是刮目相视。

  有了曹老伯的日子,过得很是愉快,听他的朴素但充满了哲理的话语,让我获益不少。只到有一天,杭海生找到了我。

  是从图书馆回宿舍的路上,他拦住了我。

  “域逸诚,我看你小子也算个人物。废话也不多说,明天天黑后,咱们老地方见,这次就咱们俩个人。”

  他的言语充满了咄咄逼人的味道,一个血性男儿,我也没有理由怕他,也不认为我跟易雪茜的事,会跟他有什么关系,张口应了下来。从他那天的表现,我就知道事情不会这么结束,做个了断也好。

  只是想不到,在这几天的时间里,就要在同一个地点,面对不同的敌手。

  说实话,我对这杭海生还真是挺有好感的,并不想跟他为敌,但事已至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