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二章 姜子牙代天封神
 子牙起身奏道:“老臣昨日奉师尊之命,将忠臣良将与那不道之仙奸按之徒、诌侯之辈,都按劫运,遵着玉救,一一封定了神位,他们各有执掌,享受香火祭祀,并护国安民,职掌风调雨顺之权,管理人间善恶祸福之事。自今而后,天下永保澄明清静,无再使陛下劳心多虑。但天下诸侯以及那些随同征战的功臣良将,各名山洞府的门人弟子,都曾亲自冒了箭矢木石,都有浴血而战之大功。现今天下大定,陛下应分封天下疆土,封给有战功之人以爵位棒禄,有他们子子孙孙永享其禄,以此来祟明德行报答有功。各亲王子孙,也应封树藩国,用以拱卫王室。当年上古之时,三皇、五帝之后人,也应分封给他们土地,以报答其祖先为天下后世树立榜样的功劳。这是陛下当前的首要大事,应当立即施行,不可一刻拖延。”

  武王说:“我有这样的想法已是好久了,只因相父封神之事未曾结束故而稍微等一等。现在相父既然已经回朝,一切听相父安排。”

  武王刚刚说完,只见李靖、杨戬等人出班启奏说:“我们原本是山谷中的闲散之人,只是奉了师尊法旨下山,以顺天命,以应劫运,平定祸乱,安定新君。现今天下太平,我等应立即回山,回复师尊之命。凡一应尘世之荣华富贵,功名利禄都不是我们所希望得到的东西。今天我等特地拜辞皇上。望陛下降旨准许我们归卧荒丘,这就是对我们莫大之恩了。”

  武王说:“我全靠你们旋转乾坤,阻流断河的神力,浴日补天的大功,才得以截平祸乱,达到太平,使宇内由暗而明,使天下由乱而平,你们有大功于江山社樱,黎庶百姓,其恩德漫无边际。即使是家家户户日日夜夜来燃香祭祀,也不能够报答你们所受之劳,所建之功,所赐之恩。哪能突然舍弃我而归山呢?我如何忍心放你们走?”

  李靖等人说:“陛下仁恩厚德,隆恩洪义,我们久已沐浴。我们何尝不知?但我们这些人散恬、淡漠已成习性,心在山水泉石之间,何况师命难违,哪里敢于故意怜逆天心呢?望陛下体谅我等之情,允许我们回山,我们将感恩不尽!”

  武王见李靖、杨戬等人坚决要走,不肯多留一会儿,不禁伤感起来,于是说:“昔日你们跟随我,开始进行征战攻伐之事时,那忠臣义士,如云屯雨集,不可胜计。不想在征伐途中,死于王事,死于敌手的不知有多少。今日剩存的已是残落不全,使我抚今追昔,不胜悲慨。现今刚刚天下太平,你们本应与我共同享受安宁的幸福,却又坚决要别肤归山,我想强留你们,又怕有违你们平素之志,今日我勉强答应你们的请求,心中甚感酸楚!等明天我亲率文武百官,到南郊饯别,略微尽一尽几年间的情义。”

  李靖等人谢了圣上之恩后离去。子牙见七门人弟子均要告辞归山,也甚感伤心。

  第二天,光禄寺典膳官预先到了南郊,准备下九龙盛筵,一切齐备停当。只见众位文武大臣以及李靖、杨戬等七人先到南郊来恭候圣驾。

  只有姜子牙在朝内伺候武王御驾同行。在朝中,武王升殿,传下旨意:“摆下蛮舆出城。”子牙随后而行,一路上香烟散动、瑞雾弥漫,军士与百姓欢呼雀跃,争先恐后争相观看武王为众神仙饯别。

  真是一城哄动,万民空巷,一同来到南郊。武王车驾来到南郊,文武百官接驾。李靖、杨戬等人上前叩头谢恩说:“我们有何德何能,敢劳动陛下亲自赐宴送行?真使为臣等不胜感激里”

  武王上前,用手挽住他们,安慰道:“今日你们归山,乃是方外神仙,我与你们已经没有君臣的关系,你们不必过于谦恭。今日我们应当痛饮一番,一醉方休,使我不知你们离去才好。否则,我的心里如何忍受得了这相离之情?”

  李靖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