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东大都护府的设立
sp;再讨论如何对付反叛大唐并与高丽一道与我作战的一些靺鞨部落时,除了李业诩、苏定芳等人建议派一部军队进入靺鞨部落境内进行直接的威吓外,其他朝臣们都是建议朝臣派大臣慰抚,我大唐经历了这么多的战事,还要在来年出征倭,实不宜与北面人口虽然不多,但占地极大的靺鞨各部落开战。

  所有的问题讨论的都很激烈,一些问题甚至多人发生争论,李业诩也曾与杨师道、尉迟恭,甚至与李世绩等人都发生争执,最后李世民都烦了,令这些重臣们不要再争论,如何处置待他好好考虑一番后再做出决定。

  但在一些事上安排上,还是让众人嗅出了点味。

  李世民命令尉迟恭所领的羽林军将士做好回京的准备,同时令李世绩、李道宗所领一部,也准备回内地,而李业诩、苏定芳、执失思力、牛进达等人,则被令作好平壤周边及一些重要城池的防卫工作。

  这样的安排让众臣们都知道了,谁将留在这里,谁将随皇帝归去。

  贞观十九年九月中,李世民在平壤发布诏命,除高丽国,在原百济、高丽地设安东大都护府,安东大都护府下设两个大都督府,分别为熊津大都督府和安东大都督府,两个大都督府所辖之地为原来的百济、高丽地。

  安东大都护府治所暂设在平壤,熊津大都督府治所在熊津城,安东大都督府治所在辽州。

  诏命中以李业诩为安东抚慰使并领安东大都护府大都护,总理安东大都护府事务,苏定芳为检校大都护,协助李业诩处理安东大都护府境内的事务,水师将军郑仁泰为安东大都护府副大都护兼熊津大都督,扶余隆为副大都督;右卫大将军牛进达为副大都护兼安东大都督,高男福为副大都督。

  在安东大都督府下设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分别由左黑达、程名振、薛仁贵、僧信诚等人任都督,原高丽国内一些酋长及有功者授以刺史、令等职;熊津大都督府下设五个都督府、三十七州、二百五十县,除都督外,各州县的官吏大部都是以原来的官员留任。

  李世民同时下诏委以金春秋为左领军卫将军、金庾信为右领军卫将军、阏川为右监门卫将军,俱随李世民回长安任职。

  尔后李世民又发布诏命,组建东夷道行军部,以李业诩兼领东夷道行军大总管职,节度众军,以郑仁泰、金胜曼为副大总管,李业嗣、程处默、尉迟宝琳等为分总管,将在明年伐倭国。

  李世民同时传诏令与倭王孝德,令其除“天皇”号,行大唐年号,并向我大唐称臣纳贡,同时令倭国赔偿大唐因倭国助百济攻击我大军遭受的损失,让倭王孝德亲自到长安来请罪,若不尊令,我大军将伐倭国…

  李世民如此快速发下达了多份诏命,让随征的官员及将领们都很是吃惊。

  要知道如今高丽境内还没最终平定,一些城池还没被我大军控制,北面曾协同高丽抗击我大唐军队的靺鞨势力还不小,讨伐与否还未最终决定,皇帝就宣布组建了安东大都护府,并马上任命了所有的官员,虽然说皇帝在事前与许多人进行了商议,但各人所提的意见却大相径庭,一些人甚至还是建议复高丽、百济国,以羁縻治之。

  但如今,李世民却并没有采取大多数人的意见,也没再进行集体的商议,即下了诏令,皇帝如此的强势太出乎朝臣们的意外了,但这样的决定,没有人敢去反驳。

  在各项诏命颁布后,李世民也即宣布皇帝御驾将回长安。

  这一命令又让很多人吃惊,皇帝如此快做出决定,准备回京,肯定是朝中重要的事牵挂着他,急需回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