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兵锋 第六十九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战法
�增加了对战事取得胜利的信心。

  “陛下,我大军携灭西突厥、平高昌的余威,以我精锐的十几个近卫师攻袭夷男牙帐所在地,还有漠北道十几万大军攻击大度的人马,薛延陀人即使有防备,也一定不是我大军的对手”房玄龄在听了李靖刚才所说了,稍做沉思后,也明白李靖话中的意思,即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臣同意李特进所说的。军事布署已经没什么可议的,两位行军大总管和诸多的行军总管一定不辱使命,旗开得胜的,我们今日要讨论的,应该是在取得胜利后,如何有效治理漠北的事!”

  “陛下,臣觉得,兵无常势小水无常形,我大军在西北取得胜利。不定能在漠北同样取得胜利。”房玄龄话刚说完,长孙无忌却用怪怪地语调说道,“万一我前方将领因前功而骄傲自大,对敌轻视,被敌所趁,那结果就会出乎意外,所以此战我们还要制定周密的布署 ”

  “辅机过虑了,联相信前方的两大行军大总管和诸位行军总管。会给我们带来胜利的战果的,甚至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话有些不以为然,摆摆手道。“联也认同药师和玄龄刚才所说的,我们更应考虑战后如何治理漠北,”

  “陛下,万不可大意啊!”长孙无忌再次站起来,“漠北之地环境,卫恶劣。我大军对那一片十地并不熟悉,陛下应制 网密的作战计划,让诸将执行才是 ”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世民再次不理会长孙无忌的意见,“我们最多提一些建议,如何战,还是让诸领军将领自己制定为好。审时度势。临机应变,才是上策”听长孙无忌所说的,李世民似有些想到什么样,话锋一转道,“若前方将领有失职、贻误战机的,以致我军出现重大伤亡,或者作战失败。联一定重责不斑”

  听李世民如此说,长孙无忌也不再说,只是其他诸臣都用复杂的眼神看看李靖,又看看长孙无忌。但没有人在这事上发表意见。

  “陛下。臣觉得。对漠北之地,应该效仿西北之安西,在我大军取得胜利后,设置都护府,分置都督府及州县,派我官吏进行治理 ”房玄龄也似明白李世民话中的意思,但还是顺着刚刚李靖所说的意思讲道。“漠北铁勒部落虽多,但比安西之地简单许多,分置都护府、都督府及州县应是不二的选择!”

  “陛下,臣也如此认为,应该在漠北设置都护府及下属都督府、州县。并委派我官吏与归降的胡人一道治理”李靖对房玄龄所说的,也表示赞同,对刚刚长孙无忌所说的,似乎并没当回事。

  见房玄龄和李靖都如此说,其他诸臣也没表示什么反对意见。

  李世民对诸臣这样的态度也大感满意。颌首称道:“联也如此认为。只是漠北之地上铁勒部众多,薛延陀若被征服了,其他铁勒诸部或来降附,或仍在观望,皆有可能。若我朝不乘大胜之机,招抚这些游移不定的部落。稳固对漠北的统治,恐会错失良机”李世民接着用异常严肃的口气道:“联决定亲自往灵州招抚。安边静乱,对诸夷表示我大唐的诚信,使万里之外不再有兵戈”

  李世民的话,让诸臣大吃一惊,皇帝亲自往灵州北招抚铁勒诸部,这太让在匪夷所思了,长孙无忌马上站了起来奏道:“陛下,这万不可。陛下乃九五之尊,自非诸胡头人可比。如今我精锐的大军都在征战之中。京师之地也要大军镇守小没有可以护卫陛下北巡的力量。万一出差池,如何是好?陛下北巡招抚,耗费不会是少数,朝廷连年征战,实应减少各方开支;且陛下这些年身体也不太好,诸多因素考虑,臣觉得。陛下千万不能亲自去招抚诸夷来归附,不若由臣替代陛下前行吧”

  接着房玄龄、高仕廉等人也表示相似的意见,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