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兵锋 第二十六章 汉化
�很激烈,臣觉得,若要彻底征服一个民族,在军事占领后,再进行文化上的占领,必须将被征服民族语言和文字及衍生的这些都去除掉,让他们习我汉语言和汉俗”  “小对于我们汉民族来说。历史上一些曾经是我们敌人的民族,被我汉民族征服同化后,采用我们的语言和文字,生活习惯也都跟着改变,几代人后。无论是言语举止。起居服饰上与汉人已经没有区别。他们骨子里。也认同自己是汉人小这些人,就可是说是被汉化的,也是能接受我们汉民族统治的人;而我们汉民族也”

  李业诩差点说出了汉民族曾经被蒙元和满清统治,这两者在统治上有很大的不同,满清极重视在文化上的征服,使得他们的统治连续了几百年,只是猛然想到蒙元和满清的事还都没发生,忙改口。

  “小我们刘造出了优秀灿烂的中华文明。先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必贸切了无数的宝贵经验,正是有这些文明和经验,造成了先秦、两汉之辉煌。如今我大唐因陛下各项利国利民政策的施行下,无论是民生经济、军事各方面都领先于其他民族和部落。这些政策。很多都是在以往历史的总结,这也是汉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和传承。

  正是由于这些国策的施行使得大唐国力快速的提升,百姓富足。国家稳定,在对外战役中无往不胜。诸蕃国畏惧我们,同时也仰慕我们,才使得这么多外胡民族部落来归降。许多归降的胡人,特别是留在长安的胡人,无不是以学汉字,着汉服。习汉俗为荣。他们都希望有朝一日成为真正的唐人。能被世人认作是我大唐的子民。”李业诩口若悬河地说着,并下意识地从李世民面前夹了一块鸡蛋饼,放到自己嘴巴里嚼起来,待嚼了一半,感觉在皇帝面前这样有些唐突了,又快速咽下去。坐正身姿,接着讲道,“就如现在的契芯何力和执失思力等人一样,在汉学的研究上,我们许多汉人都比不是我大唐的影响力日增之故,使得我汉文化受到更多外族人的学习和推崇”

  李业诩隐约地记着,好似在后世时候看到过一篇讲契芭何力的文,上面写着契芯何力精通汉文,对汉礼汉俗很有研究。甚至让饱学之士发出“礼失求之于野”的感慨。如今看契蒋何力,也确实有这样的感觉,这家伙明显就是披着一张胡人脸的汉人。另外相熟的执失思力,接触过几次的阿史那社尔,还有好久没见着的李思摩也是如此,他们原本不太纯正的汉语。几年后。也都变成了一口地道的关中腔,原本看着别扭的汉礼也很顺眼,连一手汉字也很是不错了。

  “这些原本是外族的胡人。在汉文化的影响下,都已经慢慢被汉化。联下也知道,契茁何力将军之子,自小在长安长大,虽然长相有些像胡人,但无论是从话语中。还有行为上,都和我们汉人家的子弟无异。还有陛下您的小外甥,阿史那社尔将军的儿子,不也是如此么?他们都是受汉俗影响的胡人后代。若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长大以后肯定都把自己当作汉人看待,长安的生活舒适,我大唐子民那份荣耀,若再让他们回到草原,他们也肯定是不愿意的”

  李世民未出声,一直听着李业诩讲着。甚至连夹在筷子上的糕掉回盘子上都不知晓。

  李业诩看皇帝这样出神地听着,连东西掉了也没发觉,得意的有些想笑。也不点破,继续道:“文化的征服力,有强大的军力影响下。更是有成效,若我们对一个地方发动战争后。军事征服成功了,陛下派官吏治之,治理的同时,再施以文化上的输入。就如青海之地,都让当地的人学汉字,讲汉话,几代人之后,遍地都是说汉语、习汉俗的唐人,还有多少人还记着他们原先的文字和习俗,还会有多少人认为自己是吐谷浑人、鲜卑人?”

  “我们优秀的汉文化影响力,与军事手段相辅,臣觉得是征服的最好手段。在很多时候是文化手段的效果是军事手段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