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兵锋 第八十一章 太子的抱怨
  待孔颖达讲完课。李承乾恭送着这位太子右庶子出了门。

  孙颖达看到外边的李世民和李业诩,很是意外,却也只是行了礼即离去。李世民领着李业诩走了进去。

  李承乾看到李世民和李业诩进来,也很是惊异,忙上来恭敬地行礼道:“儿臣拜见父皇。”

  “乾儿免礼”李世民对李承乾刚才异常认真听孙颖达讲课还是挺满意的,“你以往也几次对联说。想向李翼请教一番,如今联把李翼给你找来了,你可得虚心讨教啊!”

  “是,父皇”李承乾还是很恭敬地行了礼,接着又对李业诩行了礼。“李将军文采与武功皆非凡。还请多多指教!”

  “太子殿下客气了,末将只是个武夫。文采哪敢与太子相比。也请太子多多指教!”李业诩还一礼。

  看着这一切。李世民呵呵笑着说了几句。又叮嘱了李承乾一番。满意地走了。

  初入东宫,李业诩本能地先看看宫殿的结构,及可以进退的地方。看着一脸严肃的李业诩。李承乾有些拘谨。也不知该如何问话。

  “太子平日里在学些什么?”李业诩先开口问道。“刚才看太子听课挺是用功的!”

  “别说了,都是些儒家杂学”李承乾撇撇嘴道,“孤天天听这些。早就听烦了!”

  “哦,那太子喜欢什么?”李业诩一听这些难懂的古文也是颇为头疼,笑着问道。

  “我喜欢吟诗论月,习武仗剑,只是处于太子位,一切不能如愿。哪像李公子般,”李承乾一副羡慕的样子。

  “末将无才无学,只是略懂一些杀敌本领,太子有何羡慕的!”

  “李将军过谦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李承乾抬着头。声音高亢地吟出这道诗来,“李公子,你所作的这首诗。真的是太有气势了,文采更是无人可及,如何说无才无学?孤可是时常吟诵。而你在几次征战中所展露的。颇有诗中写力抗胡敌的模样,让孤甚是敬佩!”对李业诩的称呼也从李将军变成了李公子。

  “不敢当太子夸奖”李业诩一听,有些汗颜,自己盗用别人的诗。几年过去了。还被人称赞,很是惭愧。  李承乾却从这首诗开始说起,再说及李业诩所“作”的另外几首诗,并把李业诩在平定解薛叛乱及这次出征吐谷浑战事中所表现…二二,都大大地称赞了,番,不停地问这次出征中发生的一糊手儿。脸上一副向往的神色,还央求李业诩再作几首诗让他开开眼,表情也变得活泼起来,

  李业诩也只得又一次把此战中的一些经过讲了一遍,心里已经记不起来与人讲了几次这事儿,但做诗的事只能婉拒,不能再如此无耻下去,盗用人家的名作。

  李承乾也没强求李业诩做诗、听了李业诩讲的吐谷浑战事经过。很是感叹道:“孤也多想能领军上阵杀敌”。

  “太子身份尊贵,皇上如何会让太子去领军”李业诩笑笑。不说李承乾有没有领军的那份能耐,即使有,如今大唐战将如云,李世民如何会让其去领军?万一出些差池,那就是天大的事儿了。

  “这孤也知道,孤就像笼中的鸟儿一样。整天都呆在这宫里。没个,人说心里话,也没事儿让我做。无聊死了李承乾吧了口气,脸上的表情与十六七岁的年龄不太相称。但这种表情只是持续了一会,眼睛滴溜一转,忙不迭地问李业诩道:“李公子。不,我还是唤你一声业诩兄吧。你真是愿意来指点我的?还是应付我父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