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兵锋 第七十六章 太子的事
�世民多次听安插在李承乾身边的人言,说太子很是仰慕和敬佩李业诩,因此想着让李业诩对太子指导一二,或许年龄相差无几,李业诩对其的影响和指导会有成效。

  李业诩看到过李承乾一两次,当时对这个彬彬有礼的小青年挺有好感的,想想如今也差不多十六七岁的人,且已经大婚。时下如此年岁的年青人,应该颇懂得如何处事了,也该为自己的未来做些打算了,面对大唐万里河山,为何就没有一点自觉性,也不怕这样闹腾太子位不保?

  李业诩记得史书上记载的李承乾也是如此乱折腾,还在东宫中让那些侍卫扮着突厥武士样,让自己自称可汗,李世民知道后气个半死,甚至后来好像还养了个。妾童,搞起了同性恋,生生的自己把自己毁了。  “陛下,臣才疏学浅,且这些年一直呆在于军中,恐怕无法指导太子什么,朝中有如此多的重臣辅之,相信太子定能悔过自新,改掉性子”。李业诩低着头说道。

  李业诩想着,无论现在的李承乾在日后是否被废,有没有造反,若让自己和他牵扯到一块,肯及少的麻烦事儿。说不定怀真的卷入重位的争本当斤“出开关系重大的事,哪敢轻易表示什么。直接拒绝,肯定会惹恼李世民,若表示的含糊不清,李世民真的给自己一个东宫卫率什么的职务的话,那麻烦事儿更多了。

  但心中隐隐又有另一种想法。

  “联并不是要你辅教太子什么,只是希望你有空闲时间,和太子多些交集,多聊些话,少年人总是仰慕心中的英雄的。你品行俱佳。耿直之性异于常人,联是异常欣赏你,皇后也是,都希望你能指教太子一二。此事希望你不要推托 ”

  “是,陛下”李世民如此说,那还有什么办法。头疼,赶紧回去向李靖求救了。

  “你去吧,先把前面那些事办清楚了”李世民吩咐完,示意李业诩退下,并没说出征平定叛羌的事儿。

  “陛下,臣告退 ”李业诩再施一礼,走出了两仪殿。  哪知网出了两仪殿,却又被宫中一宦官所拦,那名宦官恭敬地对李业诩行了一礼道:“李将军,皇后娘娘有请,”

  李业诩一听,略一呆,即对这名宦官说:“那就请公公带路 ”

  李世民既然有此一说,那长孙皇后再让他过去拜托一些事儿,也是可以想象的。

  李业诩跟着这名宦官来到了长孙皇后所居住的立政殿。

  长孙皇后正坐在殿内等他,看着李业诩进来,脸上满是喜色,不待李业诩上前行礼即起身迎接。

  “贤侄请坐,贤侄忙于军务,本不应打扰,今唤你来,实是有事儿想拜托于你”长孙皇后开门见山地说道,却又停下喘口气,咳嗽了几声,边上的侍婢忙上前帮着捶背,并为长孙皇后端来杯热茶。

  “皇后娘娘身体是否染恙?”看眼前的长孙皇后一副病蔫蔫的样子,李业诩不禁心里一揪。

  虽然没有仔细研究过长孙皇后的生平,但他知道,长孙皇后病逝的时候很年轻,才三十来岁的样子,好像是死于气疾什么的。看现在的长孙皇后也三十几岁了,而说话间又不住地气喘,那肯定历史记载的不假,长孙皇后是患有呼吸道的病症,才使得英年早逝的。

  许多历史学家对李世民后期没有前面那些年英明,归罪于长孙皇后早逝,还有人曾说,若长孙皇后多活个几十年,那后来导致李唐换周的武则天,可能就不会来到李世民身边,更没机会当上李治的皇后,也有人说,若长孙皇后在世,甚至李承乾也不会造反,反对他老子。虽然这只是几家之言,但也说明后来的历史上对这位贤后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