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磨剑 第五章 论道
�出赞许的笑容,继尔眉头一皱,“你说的这些,还是关系到朝廷财力的问题,如今百姓还不富裕,赋税不能过重…贤侄,莫非你有好的建议…快说…我知道你还有话说,继续…”李世民再次催促道。

  “叔叔,我敬你一杯,”酒能壮胆,李业诩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想说一些心中想的,“侄儿斗胆再说一些军外之事,请叔叔莫要责怪…”

  “好,我有言在先,你说什么我都不会怪罪…”李世民饮了杯中酒。

  “国家富裕是军队实力的根本保证,众安方道泰,民富则国强,国强民更富;国之根本在于民,民犹以食为天…如今我大唐人口不过三百万户,粮食产出不高…”

  “咳…咳…”对面的李世民仿佛喝酒呛了起来…“贤侄…你…继续说,”李世民脸有些红,不知是否酒喝多了还是刚才被呛的。

  “叔叔,侄儿不敢说了…”李业诩吓了一跳,忙停下话语,还以为李世民恼羞成怒了…说得有些过,说到这老流氓的痛处了。

  “无妨…你讲的有理,接着说…”李世民像个演员一样马上恢复了正常脸色。

  “当前之道,侄儿愚见,最重要是就是加大粮食的产量…还有鼓励人口生育,添丁不加赋…”

  “如何增加粮食产量、鼓励人口生育?如何添丁不加赋?”李世民微微地皱起眉头,粮食和人口,这也是他最头疼的问题。

  “增加粮食产量的方法:一则开荒种地,增加可耕种的土地面积,改变耕作方式,改善种植结构;二则加大开发南方力度,特别是江南地区的开发…”李业诩猛喝了一口酒,再说道,“得让百姓安于种地…如此粮食产量才会增加,若赋税没有增加,百姓的日子好过了,生育积极性当然就会增加,那人口自然增长也就快了…”

  “开发南方…为何要开发南方?贤侄,你莫停啊…”看到李业诩停了下来,李世民有些急道。

  “…为何要开发南方呢?关中地区有效耕地面积已经没有更多扩增的余地,且这些地方土地不够肥沃,相对于南方,气候寒冷些,作物可生长时间短,雨水也不充裕,引水灌溉不太方便,许多田地是靠天吃饭,种植成本高,但产量不高…”

  “而江南及比江南更南的南方,气候温暖,土地异常肥沃,且雨水充沛,河道密集,灌溉方便,非常适合大面积种植各种作物。翼听说大部分地方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因雨水多,适合种植产量更高的水稻,可以眼下南方种植的作物还是以粟、麦为主,生长周期长,产量低。以侄儿看,必须推广种植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的水稻,培育优良品种,并以稻麦复种…再把中原成熟的种植经验和耕作用具在南方推广,如此粮食产量定会稳定地增长…许会有这么一日:江南熟,天下足…”

  李业诩自来唐后,吃的大多以面食为主,虽然在特战队呆久了对食物已经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了,但还是喜欢那白白大米饭的味道,可惜现在的大米供应还是很少。

  李业诩以前为完成论文时曾查过资料,唐初对江南的开发并不重视,且南方种植水稻的范围在唐中后期才迅速扩增,后世曾言,湖广熟,天下足,李业诩说这个江南熟、天下足,并不觉得是在放狂言。

  “若粮食大幅增长了,百姓不再饿肚子,心安了,才会起着生育更多的子女,如此人口才会快速增长,人口增长了,兵源有保证,军队的战力才能提升;军队战力提升了,才能更好保卫大唐国土,如此…天下百姓才会更心安,更专注于生产,也必定会进一步支持朝廷的政策…这样的良性循环…国力强盛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