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求学
  不久之后他才知道,那个玉观音根本就是张廷自己的东西,只是借着巩凡的名义送出去而已,从材料的准备、礼物的选择、送礼的借口和时机的把握,这一切的一切,无一不是针对对方的特点,事先精心计划好的。

  通过这次的亲身体验赵启明终于明白了,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上称作真正的强者,自己跟张廷比起来,其差距何止千里。

  从屠匡家里出来两个人回了酒店,张廷还有一个人重要人物要拜访,那就是医药管理局的李科长,这个会面赵启明不便于出面,张廷便一个人去了。

  总得来说进展得比较顺利,这段时间李科长下了很大的功夫,帮忙疏通了上海市卫生局有关部门的一些关系,申批《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事情基本上已经没问题了,剩下的都是些程序上的过场,办理批文、申报经营场所等一些零七碎八的事。

  公司地址设在南京西路上,这是上次他们一行人来的时候就已经选中了的,距离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不远。下午回来后,张廷带着赵启明马不停蹄地转了几个地方,挑选办公设备,订购了几台电脑。

  这一天把两个人都累得半死,紧赶慢赶终于忙完了公务,第二天一大早,张廷便带着赵启明去了位于万航渡路上的申银股票交易营业厅,完成上次两人的约定。

  当年中国大陆最早的三家证券公司都设在上海,分别是上海申银证券有限公司、上海万国证券有限公司、上海海通证券有限公司。其中万航渡路上的上海申银证券有限公司算得上是中国证券界的元老,在国内证券业没有正式成立之前,它的前身是工商银行下属静安证券交易点,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就成立了,于九十年代初正式改建为股票交易所,是国内第一家承销发行a股和b股的证券公司,这两支股票分别是飞乐音响和真空电子。

  证券业发展到一九九五年,万国证券由于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投资不利,当年便亏损了10几亿人民币,这笔钱在现在看来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可万国却因此而倒闭了,1996年在政府协调下被申银并购,申银也因此更名为“申银万国证券”。

  至于现在的国泰君安证券这些证券公司就更是小字辈了,是在1997年君安证券倒台之后,于1998年被国泰证券并购之后才成立的。

  1990年证券公司正式成立之前,早期的股票数据信息交流都是用粉笔写在黑板上,供投资者参考。那个时候证券交易市场还处于雏形阶段,都是各大银行的附属机构,即使在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后,现在大家所接触到的信息大屏幕、及时报价、k线技术分析图表等电子设备都还没有,基本上都是用电子管的显示屏或者是比较大的大屏幕电视来显示行情。

  直到乾隆公司1993年到上海开发出股票软件系统,才使交易厅里的这些七七八八的设备健全起来,然而直到1995年以后才推出现在这种自助交易系统。在此之前k线图、技术分析图,很多人都是在图书馆看了国外和港台的资料自己画的。

  “启明,你了解过股票吗?”张廷站在营业厅里,看着屏幕上显示的数字问道。

  “一个朋友给了我一些资料,了解的不多……”赵启明看着大厅里的人群,并没有邮票市场热闹,不过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兴奋,仰着脑袋看着屏幕上时而闪动的数字。

  张廷饶有兴致的看着他笑道:“那好呀!你都买了哪几支股票?”

  “我买的是凤凰化工、飞乐股份、真空电子、豫园商场这四支,都是托杨叔叔帮我办的。朋友打电话告诉我说涨得不错,可我觉着也不怎么样呀……”赵启明看了一眼这几支股票目前的价格,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