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反复无常
�“各位兄弟,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史可法史公子可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出身于世代书香之家,他的祖父史应元公,乃是江南解元!他的启蒙恩师,乃是南米北董的米万种米大家!而他在东林书院的授业恩师,又是我的恩师侯恂大真公的生死之交——左光斗左遗直公!诗文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通,无一不进,与文震孟、张岱和范景文三位公子并称为江南四大公子,并且名列其首!”

  祖大寿等人见袁崇焕如此夸赞史可法,也不敢怠慢,赶紧向史可法行礼致敬。史可法则谦虚还礼道:“抚台过奖了,小生那当得起江南四大公子之首?那只是江南士林谬赞而已。”。

  “当得起,当得起。”袁崇焕哈哈大笑,拍着史可法的肩膀笑道:“天启五年,宪之贤弟在东林大会上力斥钦差张好古,将之驳得哑口无言,无地自容,羞惭掩面离去——我的恩师侯恂公每每提起此事,都忍不住竖起一个大拇指,夸奖宪之贤弟当世第一少年俊杰,感叹东林后继有人矣!”

  “我把张宪台驳得哑口无言,掩面离去?”史可法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耳朵,苦笑答道:“袁抚台,这恐怕是侯恂公误会了,当时在东林大会上,被驳得无地自容的人乃是小生,而且小生被张宪台的凛然正气打动,放弃了江南会试,毛遂自荐到张宪台麾下当了一个小小书办,向张宪台学习经史兵书,用兵之法,受益良多。这次小生出使宁远,也是受张宪台与熊督师之命,前来与袁抚台联系的。”

  “什么?”袁崇焕有些傻眼,但袁崇焕马上又反应过来——铁定是东林党那帮鸭子死了嘴不烂的书呆子故意捏造,给自己们脸上贴金,结果把自己和侯恂都给哄了。那边祖大寿等袁崇焕心腹则面面相窥,暗暗提起小心提防——既然是张大少爷派出来的使者,那么不管这个使者名声再好都不能相信!袁崇焕咳嗽一声,掩饰住尴尬,又问道:“宪之兄弟,这次熊督师和张宪台派你来这里,是让你来传令,让我出兵阻击建奴吗?”

  袁崇焕暗暗打定主意,如果熊廷弼直接以辽东督师的身份命令自己出击,那么自己就借口宁远军队在前期的‘战斗’中伤亡惨重,自保都嫌不足,实在无力出动。如果熊廷弼开出什么高官厚禄的条件,那么袁崇焕就要仔细辨别真假,绝对不立即答应,然后与众心腹商议之后再出决定。可是让袁崇焕意外的是,史可法竟然又向他行了一个礼,满面春风的笑道:“小生恭喜袁抚台,贺喜袁抚台。”

  “喜从何来?”袁崇焕一楞。史可法笑着说道:“实不相瞒,小生此次来到宁远,乃是受熊督师所托,来向袁抚台提亲来了。”

  “提亲?提什么亲?”袁崇焕目瞪口呆。史可法微笑答道:“熊督师听闻袁抚台年初新纳一妾,诞下一子起名文弼,今已满月,而熊督师的长公子熊兆琏近日也新添一女,起名安绿,与抚台的公子年龄相当,相差不过数日,所以熊督师打算将孙女许给抚台公子为妻,两家结连理,休戚与共,还望抚台大人千万答应,成此好事。”说着,史可法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微笑说道:“袁抚台请看,小生已经将熊督师孙女的生辰八字都带来了。”

  袁崇焕目瞪口呆,谢尚政等袁崇焕绝对心腹也是目瞪口呆,半晌后,祖大寿第一个反应过来,惊叫道:“熊督师的孙女?那不是张好古的侄女吗?是张好古的侄女,不也就是九千岁的孙女了?”经祖大寿一提醒,在场的袁崇焕等人顿时全部醒悟过来——熊廷弼这是变着法子告诉袁崇焕,不用担心大金灭亡,就算大金亡了,和袁崇焕结成了儿女亲家的熊廷弼家族也必然死保袁崇焕——废话,袁崇焕如果诛灭被九族的话,熊廷弼和张大少爷都跑不掉!

  “对了,袁抚台,你麾下是不是还有一位叫祖大寿的将军?”史可法又问道。祖大寿忙站出来,拱手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