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李恪要求改封地
女如云……”说着话,他先陶醉起来,陶醉在自己的幻想中了!
王平安脸上肌肉一抽,灵光一闪,干嘛在自己面前提这个,是要先暗示一下,他很想去高句丽?可要是去了高句丽,他这辈子就算完了,还真以为高句丽人,能帮一个失了势的王爷,对抗大唐太子么,别做梦了!
他看着李恪,就见李恪陶醉起来,没完没了,竟然足足的陶醉了小半刻钟,真是让人……无法形容了,现在的李恪有点儿二傻子的模样!
啊了声,李恪总算是回过神来了,道:“无病也以为高句丽的歌舞好,那想必父皇也会认为好了。无病,你说如果我把舞姬献给父皇,给他老人家解闷儿,他老人家会喜欢么?”
王平安心中忽然想道:“不会是派了刺客混在里面吧,想要趁献歌舞时,刺杀皇帝?不可能,这样做,他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他献的人出了事,第一个要处罚的,就是他自己啊!”
王平安道:“这个,下官不好说,皇上怕是……应该是不会喜欢的吧,皇上对于不肯臣服的高句丽,这个,那个……”他可不敢说皇帝一定会喜欢,要不然李恪真的有啥二傻子行为,岂不是要牵扯上他了嘛!
李恪又叹了口气,沉默半晌,又道:“无病,本王有一事求你,望你还能答应。”说着话,他扭动着胖胖的身体,从桌子后面坐直了,竟然对王平安施了一礼。
王平安大惊,心想:“干嘛,要祸害我么?那你可得小心,我可不是吃素的!”他深怕李恪给自己下套儿,赶紧还礼,嘴上却道:“下官肩小膀窄,王爷有事相托,下官自然会全力相助,但能不能办成,却要两说了!”
李恪却道:“本王现在心宽体胖,无病你也看到了,对于庆州的事宜,本王不想再多管,只想太太平平的当一个无事王爷。无病,你愿意帮这个忙么?”
王平安忙道:“王爷,庆州离不开您啊,要是没有您在这里,下官都不知该怎么办好了,您可是下官的主心骨儿啊!”
李恪重重地叹了口气,胖乎乎的脸上露出颓唐的神色,道:“累了,再不想参政了。无病,本王求你和长孙大人说说,能不能改封本王到营州去?那里离高句丽近些,可以让本王好好领略一下高句丽人的风情,舒舒服服的过完下半辈子。本王人缘不好,如果冒然去和长孙大人说,怕是长孙大人不答应,还得通过你才成啊!”
王平安大吃一惊,道:“营州,为什么王爷要去那里呢?下官听说营州残败不堪,从前朝开始,那里就是我中原大军东征的集散之地,历次战征早把营州烧得什么都剩不下了,尤其是在大军撤退之时,为了不让物资资敌,更是把那里烧成了白地,百姓都已迁走,那里不能做为您的封地啊!”
营州就在高句丽的边上,从隋炀帝时代开始,就是历次东征的大本营,而每次征战,隋军撤退后,高句丽军队都会跑到营州去,把那里蹂躏一番,做为报复。
进入大唐之后,李世民把高句丽打了个落花流水,屠了高句丽好多城池,掳走大量人口,可终是没把高句丽给灭了,所以李世民认为是战败了。但战败是从中央帝国没能灭了小番邦的角度上讲的,事际上把高句丽给打得惨了,更为李治时代最后灭掉高句丽打下了基础。
但唐军主动撤退后,高句丽人为了表示自己打败了天朝大军,在唐军大队人马撤到幽州,不可能在短时间赶回时,他们特地派出军队,去骚扰营州,把周边地区放火乱烧,等唐军大队人马赶回,高句丽人又赶紧逃回去,美其名曰进攻到了大唐的军事重镇,得胜班师,自我吹嘘,得到心理安慰!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
王平安脸上肌肉一抽,灵光一闪,干嘛在自己面前提这个,是要先暗示一下,他很想去高句丽?可要是去了高句丽,他这辈子就算完了,还真以为高句丽人,能帮一个失了势的王爷,对抗大唐太子么,别做梦了!
他看着李恪,就见李恪陶醉起来,没完没了,竟然足足的陶醉了小半刻钟,真是让人……无法形容了,现在的李恪有点儿二傻子的模样!
啊了声,李恪总算是回过神来了,道:“无病也以为高句丽的歌舞好,那想必父皇也会认为好了。无病,你说如果我把舞姬献给父皇,给他老人家解闷儿,他老人家会喜欢么?”
王平安心中忽然想道:“不会是派了刺客混在里面吧,想要趁献歌舞时,刺杀皇帝?不可能,这样做,他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他献的人出了事,第一个要处罚的,就是他自己啊!”
王平安道:“这个,下官不好说,皇上怕是……应该是不会喜欢的吧,皇上对于不肯臣服的高句丽,这个,那个……”他可不敢说皇帝一定会喜欢,要不然李恪真的有啥二傻子行为,岂不是要牵扯上他了嘛!
李恪又叹了口气,沉默半晌,又道:“无病,本王有一事求你,望你还能答应。”说着话,他扭动着胖胖的身体,从桌子后面坐直了,竟然对王平安施了一礼。
王平安大惊,心想:“干嘛,要祸害我么?那你可得小心,我可不是吃素的!”他深怕李恪给自己下套儿,赶紧还礼,嘴上却道:“下官肩小膀窄,王爷有事相托,下官自然会全力相助,但能不能办成,却要两说了!”
李恪却道:“本王现在心宽体胖,无病你也看到了,对于庆州的事宜,本王不想再多管,只想太太平平的当一个无事王爷。无病,你愿意帮这个忙么?”
王平安忙道:“王爷,庆州离不开您啊,要是没有您在这里,下官都不知该怎么办好了,您可是下官的主心骨儿啊!”
李恪重重地叹了口气,胖乎乎的脸上露出颓唐的神色,道:“累了,再不想参政了。无病,本王求你和长孙大人说说,能不能改封本王到营州去?那里离高句丽近些,可以让本王好好领略一下高句丽人的风情,舒舒服服的过完下半辈子。本王人缘不好,如果冒然去和长孙大人说,怕是长孙大人不答应,还得通过你才成啊!”
王平安大吃一惊,道:“营州,为什么王爷要去那里呢?下官听说营州残败不堪,从前朝开始,那里就是我中原大军东征的集散之地,历次战征早把营州烧得什么都剩不下了,尤其是在大军撤退之时,为了不让物资资敌,更是把那里烧成了白地,百姓都已迁走,那里不能做为您的封地啊!”
营州就在高句丽的边上,从隋炀帝时代开始,就是历次东征的大本营,而每次征战,隋军撤退后,高句丽军队都会跑到营州去,把那里蹂躏一番,做为报复。
进入大唐之后,李世民把高句丽打了个落花流水,屠了高句丽好多城池,掳走大量人口,可终是没把高句丽给灭了,所以李世民认为是战败了。但战败是从中央帝国没能灭了小番邦的角度上讲的,事际上把高句丽给打得惨了,更为李治时代最后灭掉高句丽打下了基础。
但唐军主动撤退后,高句丽人为了表示自己打败了天朝大军,在唐军大队人马撤到幽州,不可能在短时间赶回时,他们特地派出军队,去骚扰营州,把周边地区放火乱烧,等唐军大队人马赶回,高句丽人又赶紧逃回去,美其名曰进攻到了大唐的军事重镇,得胜班师,自我吹嘘,得到心理安慰!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