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六章 这就是工业!
  抓起一把丸药,检查质量后,周书海忍不住颤抖的说道:“虽然只是普通的丸药,但如果过去炼制这么多丸药,需要几千弟子学徒半个月时间!

  而现在,三百多弟子、外加一条生产线,只用了8个时辰就完成了!最重要的是,采用生产线之后,这一次成丹率高达96%!

  这就是……所谓的工业的力量吗?”

  “对,这就是工业!工业,一种新的、以技术为核心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过程中,因为采取了标准化的概念,可以最大的避免人为疏忽和损失,所以成丹率会提高。”张浩在周书海身边缓缓解释道:

  “过去,我们是凭经验进行生产,在漫长的生产中总结出技术;然后在这种循环中发展。一种技术的成熟,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更久。

  但如今,我们是反过来,根据需要来直接设计生产技术。以这条生产线为例,最初设计到如今的调整完成,一共不过三个月时间!

  当然,现在的技术爆发,也得益于过去的技术积累。

  有道是量变引发质变,是过去雄厚的积累才有了现在的速度。

  如果非要说一个比喻,就是: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周书海缓缓点头:“说得好,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而后周书海转头对众人说道:“今天大家表现都很好,每人领取2000元的奖励。

  回去休息下,明天开始,我们生产第一种丹药:培元丹。”

  两千元,当然是钞票,两千元奖励,相当于20块灵石,奖励还是不错的。

  众弟子们兴奋的离开,周书海却没有离开,和周雪瑶等人开始检查生产线。经过一天的生产试验,又发现了不少小问题。

  这样的微调,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一直进行。

  成功没有侥幸,张浩靠在旁边,看着认真忙碌的杏林堂众人,嘴角露出淡淡的微笑。栖霞之国能够绝地反击,不仅仅只是张浩的功劳,还有一群‘可爱’的人。

  几千年来,栖霞之国一直在苦难中前进,这个国度不管多么艰难,总有那么一群人在认真的、脚踏实地的探索、默默地奉献和进步。

  几千年的苦难,为栖霞之国留下了最珍贵的财富——认真、坚韧不拔的品质!

  众人一直忙碌到第二天天亮,顾不得休息就开始了生产线第一次真正的炼丹。

  第一批灵药,是十年份的培元丹药材,一共200吨左右。培元丹,是所有基础丹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丹药,因为这种丹药直接关系到修行的第一步:炼精化气!筑基丹,组成了修行丹药体系的根基。

  经过筛选、剪切、分类的药材,被集中处理。机器开始转动,阵法开始运转,药材被粉碎、高温蒸煮、翻炒、蒸干、暴晒、蒸馏、萃取提纯……

  整条生产线犹如一根藤条——主药不断前进,两边的配药、药引等陆续加入。生产线上,时间被精确到秒、速度被精确到厘米、温度被精确到十分之一度、压力也被精确到0.1的精度。

  强大的蒸汽轮机经过减速机控制后,输出稳定的动力,为生产线提供机械力量。

  灵石的能量被特定的阵法过滤后,才能进入生产阵法。

  最后丹药出来后,又被送入一个特殊的环境里‘养丹’。在一种合适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