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洪拳高手
工字伏虎拳传说是洪熙官由少林十八罗汉伏虎拳改造而成的拳种,因为拳套演练路线成工字形,所以叫工字伏虎拳。它是洪拳的代表套路,主要练扎桥手、桥马与气息内劲。特色在于气势雄壮,刚劲猛烈。要求沉肩展背、劲贯骨髓,以身调气、以气催力。使达到“气吼山河动,举步风云起”的神态和气概。
铁线拳为洪拳的内功拳术,传言是洪熙官得自少林寺的秘传武功,另有传言说是得到广东十虎之一铁桥三所传授。此拳动作大开大合、长桥大马。特色在于以身调气、以气催力。以开合吞吐,配合十二桥手诀,刚柔互用,再加上五脏六腑地调息锻炼,使达到“内练一口气”地效果。
虎鹤双形拳传说是洪熙官与其妻严咏春武术交流后所创的一套武艺。主要取自虎之威猛与鹤之轻巧灵敏,达到“虎鹤合一、天下无敌”
的功用。大致而言,本套路地特色为洪拳桥手、步法、身法的综合变化,再加上虎形拳的刚猛及鹤形拳的巧劲,使之成为一套实用、多变化的高级套路。
此三套拳术之所以称三宝,主要原因是工字伏虎重根基,以扎桥手、桥马及内功基础,尤其它的手法及桥马、劲法可奠定学习其它洪拳的根基,一般都把它作为母形拳,所以称为洪拳的代表套路;铁线拳主练内劲,乃洪拳名言“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实践套路,故称为洪拳至宝,虎鹤双形则为洪拳之表演及应用套路,故三者有互补互用之特点。
这洪拳三宝因为黄飞鸿的弟林世荣专门著书立说,流传于世,到后世时广为人知,几乎全世界都有学习者。故可以这么说,在后世,洪拳练习者之众,绝对不会低于太极拳,形意拳这些名拳种。
洪世威自称是洪熙官地后代,所习洪拳的确是炉火纯青,深得洪拳三宝的真传,尤其是他的一对粗壮的前臂,有如钢筋铜骨一样,再加上稳固如山的步,完美的体现了洪拳的“铜桥铁马”的风格。王至道与他地前臂一接触,即感觉如撞到了钢架,手臂被震得发麻。
还没有来得及惊异,洪世威已经变招,搭着王至道前臂地双臂一沉。将王至道的前臂击了下去,然后双拳齐出,一上一下的轰向王至道的胸与腹部。
在这短短的距离,王至道却抬起了左脚,从怀里直接的蹬出,后发先至的蹬中了洪世威的胸口,在洪世威地一对拳头离他胸腹仅一线之毫时将他蹬了出去。
王至道蹬腿的功夫是属于传统拳术中的“穿心脚”,其威力可不在他的泰式横扫踢之下。被蹬中的人一般不是被蹬飞,就是当场倒地吐血。但是洪世威挨了他这一脚,却仅仅是后退了一步,即若无其事的又逼了上来。这一次洪世威的身架放低,右拳握成半拳,以第二指节向下直击王至道的腹部。
以洪世威凌厉刚猛异常的拳劲来看,王至道要是硬接他这一拳的话,只怕肠会被打断。但是王至道却知道自己不能后退,以洪世威硬打硬接地风格,要是自己后退一步。只怕即会让洪世威迫上来越打越猛。打得自己透不过气来。当下,王至道一掌向洪世威击来地拳头拍下,同时另一拳直直的轰向洪世威的脸门。
一掌拍在洪世威地手臂上。居然没有将洪世威的手臂给拍动,洪世威的手臂像是坚不可摧的铁柱一样,硬挨了王至道这一掌,拳头仍然击到了王至道的腹部。在洪世威的拳头击中自己之前,王至道心中一惊,腹肌本能的收紧,硬接了洪世威的这一拳。幸好他一掌虽然没有将洪世威的拳头拍下去,但是却抵消了一部份力道,故没有令肠被打断。
但是因为洪世威用的是半拳,以第二指节攻击地。受力点尖锐,这一拳的力道仍然深透了进去,令王至道感到疼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