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山门陋习
��没有发觉,第二日清点数目时发现少了几件宝物,我还不信。亲自清点了好几遍,才相信,确是丢了六件宝物。”

  山中失宝一事,灰袍老人张元顺对武岳阳讲过,武岳阳张口想打断徐凤春,见他黯然神伤,明显仍在自责,就闭上了嘴。幸好徐凤春将茶杯放下,讲起后面的事。

  “如果不是十三师叔醉酒,我们怕要被永远蒙在鼓里。也是他过于自负,性格使然吧。”徐凤春眼望虚空,“十三师叔长九师叔一岁,长我三岁,若当年江边一场恶战他不死的话。算起来,现今也得有四十四五岁了吧。而当年,他十岁入门,既勤奋,悟性又高,平时沉默寡言,只是一味苦练,修为以惊人的速度激增。等到我入门那会儿,十三师叔年纪不过二十岁,却已成天师十四弟子中的佼佼者。龙虎山失火那年,我二十岁,九师叔和十三师叔都是二十三四岁年纪。九师叔貌美如花,十三师叔年少有为,两人早暗生情愫。二人垂涎山中宝物,相互勾结,一直伺机盗宝。那晚山中失火,二人见机会难得,本欲直接去大殿盗了宝物远走高飞,可是又知道龙虎山势力大,恐江湖虽大,没有他二人容身之地。两人计议一番,最终决定瞒天过海,嫁祸于人。如今细细想来,他二人那晚的行动也谈不上有多繁复、严密,不过是一壶掺了特质迷粉的苦丁茶罢了。”

  武岳阳趁徐凤春叹气的空当追问道:“你和他二人年纪相仿,大师伯更要比他们年长几岁,为什么矮他们一辈儿?”武岳阳又摆手补充道,“我知道帮会门派中弟子不论年纪、只按先后入门来进行排辈的道理。难道大师伯不比那木村胜平入门早么?”

  “你指的‘入门’是拜师学艺,我们指的‘入门’是得入龙虎山的山门。”徐凤春解释道。

  “有什么不同么?”

  “我拜在点尸判官贺东方门下,大师兄则是六师叔赤脚仙于大海的大弟子,我们算是‘再传弟子’,未得天师亲传。”徐凤春道。

  “哦,明白了。”武岳阳点头道。

  徐凤春继续道:“二人偷走的那几件宝物,对龙虎山来说,乃是无价之宝,可是到了寻常人手中,怕也值不了几两银子。他二人虽有本事盗出山去,可敢拿出手来见天么?既然如此,他二人又为何要冒此大险行这叛逆之事?对这些,你不好奇么?”

  武岳阳又点点头,“我正想问。”

  徐凤春冷笑道:“哼,所有的根源都在于龙虎山的陈规陋习:天师一脉,世袭相承,非张氏血脉,不得真传。”

  “难道你们所学武艺……”

  “我们这点本事,走走江湖还可以,可永远达不到登峰造极的境地。就好似将你领到山腰,却不告诉你通往山顶的路。我们若是从不曾仰望山巅的蝼蚁倒也罢了,自然也不会有所期冀。可是,我们入门多年,已经能感觉到山顶的罡风了。”徐凤春满腔怨气道。

  “所以你们尽管身为龙虎山正一道人,却对师门深有不满,对张氏一脉也是又羡又妒。等到时机,更会监守自盗,背叛师门。是不是?”武岳阳无意中已将自己立场放在了龙虎山张氏这一边。

  “背叛师门的事,我们不齿也不屑去做。毕竟受人恩惠,负恩忘义的事我们做不出。九师叔和十三师叔的所作所为是很下作,但也并非不可理解。”徐凤春道。

  武岳阳嗤之以鼻。

  “第一个问题回答你了,关于天蓬尺的第二个问题不妨放一放,其实第三个问题也没什么好说。”徐凤春杯中残茶渐冷,他一口饮尽,“十四年前,我和你大师伯来四川寻找失宝。为了增加眼线,便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