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曹操之墓
是一块块通道宽的方形巨石组成。只要胡乱触动机关,上面悬在的巨石就会一块块掉下来。绝对能将下面的人压成粉碎。

  洪天宝干脆将神识继续深入,发现这个古墓十分古怪,危险重重。里面还有几大关口,每一个关口又具有莫大的危险,但每打开一个关口,就有一定的宝物。就像鼓励人闯关一样。古墓不但分内外两层,居然还有上下两层。

  “居然是两个帝皇的古墓?”洪天宝内心震惊不已。他发现上面埋着一个帝皇,下面一层还有一个地宫,比起上面的更加复杂,更加宏大,宝贝也更多。

  “不对,怎么会这样?居然是他的陵墓,难怪世人从未发现他的陵墓。”洪天宝又发现不对劲了。

  根据洪天宝的观察,上面一层的确是帝皇之墓,应该是汉朝刘保的墓地。但下面的墓地却不是一位帝皇,而是历史上一个鼎鼎大名的国王。在古代,皇帝跟国王是两个概念。皇帝才是天下之子,国王只是一个地方割据的首领而已。

  顺帝刘保本人则温和但是软弱。后来宦官又与外戚梁氏,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梁氏专权。宦官、外戚互相勾结,弄权专横,汉朝政治更加**,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百姓怨声载道,简直是民不聊生。

  顺帝陵墓的下方,埋的居然是三国时期非常出名的首领曹操。

  大家都知道曹操是魏国的缔造者和奠基者。他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在这之前,曹操的陵墓一直是一个谜团。

  曹操在丧葬上有别于历代帝王,他对自己的身后事,提出了“薄葬”。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当时,曹操虽未称帝,但权力与地位不比帝王低,为什么他不但提倡“薄葬”而且身体力行呢?

  据说,曹操一生提倡节俭,他对家人和官吏要求极严。他儿子曹植的妻子因为身穿绫罗,被他按家规下诏“自裁”。宫廷中的各种用过的布料,破了再补,补了再用,不可换新的。有个时期,天下闹灾荒,财物短缺,曹操不穿皮革制服,到了冬天,朝廷的官员们都不敢戴皮帽子。

  又据传,曹操早年曾干过盗墓的勾当。他亲眼目睹了许多坟墓被盗后尸骨纵横、什物狼藉的场面,为防止自己死后出现这种惨状,他一再要求“薄葬”。

  为了防止盗墓,在力主和实践“薄葬”的同时,他还采取了“疑冢”的措施。布置疑冢,当然也和他生性多疑有关。生前,他因多疑,错杀了许多人;死后,他的多疑也不例外。传说,在安葬他的那一天,72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各个城门抬出。

  这72座疑冢,哪座是真的呢?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谜随之悬设。

  千百年来,盗墓者不计其数,但谁也没发掘出真正的曹操墓。

  传说,军阀混战年代,东印度公司的一个古董商人为了寻找曹操的真墓,雇民工挖了十几座疑冢。除了土陶、瓦罐一类的东西外,一无所获。

  谁都没想到,曹操会将自己的墓隐藏在一个帝皇之墓的下方。用别人的墓在前面作掩护,完全是拿人家充当挡箭牌。不得不说,这一招的确高超,几乎将近两千年的世人都愚弄过去了。

  看来曹操所提倡的薄葬也是一个幌子,他的陵墓里面财富无数,各种金银珠宝洪天宝就发现堆成小山那么高。一副棺材也是极品的金丝楠木打造的,上面镶嵌着各种珍贵的宝石,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