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兵临城下
��始起,此面一律交给王卿你来处置!”赵玖如是吩咐。

  “是!”王彦陡然精神一振。

  “若人力过五万,则同时设置攻城阵地,烧鹿砦、填壕沟、毁羊马墙……从西面开始毁,该劝降劝降,该夜袭夜袭……仁卿你来负责。”

  “喏。”仁保忠大喜过望。

  “若人力过十万,则同时三面起砲……到时候,城北给延安郡王,城东给李节度。”

  “是。”

  “若人力还能再多,就在城西挖河道,为河水解冻做准备,从西面攻城。”说着,赵官家看向了一个奇怪的人选。“到时候杨卿你来总揽此事。”

  杨沂中怔了一下,旋即拱手:“臣晓得。”

  王彦与仁保忠同样怔了一下,然后二人各自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却只是不言。

  一场奇怪的会议,从结果上来说,似乎没什么问题,看人力饱和式攻击嘛,但是,连几位节度和军中宿将都没参与,就这么敲定了攻城的组织工作,却未免显得有些赵官家过于亲力亲为了。

  事情当晚传开,王德以下,诸多宿将多有怨言与疑惑。

  更有大胆的随军进士,写了奏疏,劝赵官家不要仿效本朝太宗皇帝故事,应当多信任大将云云,而不要用近臣云云……这当然只是个边角料了。

  实际上,更多更靠谱的传闻也是有的,一个深入人心的说法是,赵官家并不是信不过诸位帅臣,而是说他在等御营后军都统吴玠,遇到大场面,这位官家本质上还是更信得过这位吴节度一些,这一点,便是韩郡王和李节度,也早就心知肚明,所以才没有说法的……而吴节度抵达之前,这些打下手的预备工作,交给近臣们处置也就无所谓了。

  但这种小道消息,就不足言道了,尤其是从第二天开始,随着圣旨下达,真得就开始起砲围城了。

  而且,随着兵马越来越多,攻城阵地的动作也越来越大,所有人都忙碌了起来。

  赵官家腊月廿三日抵达城下,当日晚间城下便有四万之众。

  可领!

  到了腊月廿四,随着马扩随后赶到,以及越来越多的掉队兵员、民夫抵达,城下军士、民夫的数字便达到了七万。故此,几乎是同一时间,王彦便正式在城北设立工场,划出砲车阵地,大举伐木,准备起砲,而在仁保忠的指挥下,各部也开始尝试焚烧鹿砦、毁坏羊马墙……但说实话,后者效果不佳,因为关城上的弓弩太强了,唯一的效果在西城那边,但众所周知,如果不截断汾水,西城那边少了一层羊马墙,也没有太大意义。

  腊月廿五,后续主力部队陆续抵达,太原城下的战兵、辅兵,绝对超过了十万。

  而赵官家说到做到,不顾其中过半的民夫依然要把精力放在后方后勤转运上,直接开始三面起砲。

  腊月廿六,徐沟和团柏两个小寨成功被攻破,这使得更多的军士和民夫在随后两日来到城下,城西也从这一日开始正式挖掘起了河道。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宋军营地在身后永利监尚有一个后勤大本营,也因为营寨的规模被动包围了整座太原城。

  这引起了城内金军的恐慌,有人谏言完颜折合,应该及时出城袭击砲车阵地,却被完颜折合给严词拒绝……这名宿将非常清楚,说句不好听的,这才哪儿到哪儿?

  也就是吴玠还没到,若是吴玠引赵宋御营后军和党项人、契丹人一起到了,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