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9 不听劝的朱由检】
�的另一种声音,就在于他的时代的特殊性,想要扭转这一穷途之哭的乾坤,他不知他自己是否明白自己身上的“度”是否用力过猛,但是作为局外人的韦宝,对于朱由检的评价也许会比他自己更清晰。

  而且,在韦宝看来,崇祯是一个罕见的、同时把“与百姓关系”及“与官僚关系”两方面一起搞砸的君主。

  一般来说,锐意改革的君主,明太祖、清世宗等,会损害到官僚集团利益,改革即利益的再分配,百姓因而能获得实惠。

  与之相对,纵容官僚贪墨、横暴百姓的君主,帝王大抵如此,宋代尤多,虽然民怨鼎沸,却多为地主阶级所称颂。

  崇祯的情况极特殊。

  他一方面刻剥百姓,致天下民乱四起;一方面残害官僚,致君臣离心离德。

  对官僚,崇祯是“独夫”,对百姓,崇祯是“民贼”,合独夫民贼为一者,世所罕见。

  用一句有点过分的话来说,这就是一大傻叉。

  韦宝的脑子转动飞快,想了想后,慨然道:“我知道信王是公心一片,希望为大明朝廷减轻负担,希望为老百姓谋福祉,我知道我没法劝信王,也没有办法劝说陛下,但信王要是执意劝谏陛下,我帮信王说一句话吧。”

  朱由检闻言大喜,“我果然没有看错人,辅国公你不但能征善战,还嫉恶如仇,能安抚百姓,能杀贪官,被很多老百姓所称颂,又能获得陛下赏识。你长我一岁,我称你为兄吧?”

  韦宝吓了一跳,赶紧道:“这万万使不得,怎么敢当。”

  不说朱由检未来是要当皇帝的人,就是普通的藩王,韦宝也不需要,也不愿意在这称呼上占一个藩王的便宜啊,当你的兄,对我有何好处?

  朱由检看了看前面的李永贞,轻声道:“没事,没人知道,在人前,我们不这样叫,就冲辅国公这次帮我,我就该以兄称呼辅国公。”

  “万万不可。”韦宝坚持道:“这是礼法问题,我帮信王,也是出于公心一片,虽然明知道没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