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6 努尔哈赤醒了】
/>
  ***是通过盛京君臣大讨论,对明、蒙、朝三大敌方势力进行战略判断,并及时地对原有判断作出调整。

  ***最终战略目标是**,攻明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原则性、纲领性任务。

  但贝勒们的“共识”中有一个“隐患”,就是太过轻松地估计了对明作战;**深刻地考虑到对明作战的旷日持久;这一点只有***有思想准备。

  在总的战略之中,根据战局发展,突然派兵征伐李倧,解决后顾之忧。

  而从天聪*间起,四次入关征明,也证实了要灭明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这正如***的伐大木理论所言:取燕京如伐大树,需要从两旁斫削,则大树自仆。

  **虽已腐朽不堪,但作为一株百*大树,尚未达到自仆的程度。

  而先解决李氏政权这个后顾之忧,无疑会为后金增加新的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了后顾之忧。

  而后崇德*间迫使李氏政权臣服,确实证实了***这一战略思想的正确。

  ***从天助神佑的天命观出发,强调“用兵征伐,有道者,蒙天佑;无道者,被天谴”。

  ***认为自恃其力,恣行杀夺,人心未合,必然**;力行仁义,勤治农桑,发展经济,扩充实力,争取民心,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积极发展军事力量,先后组建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完善了八旗兵制。

  要求部队严格训练,“操演娴熟”。

  在保持和发展八旗兵骑射长技的同时,重视采用先进的军事技术,利用汉人工匠制造红衣炮,组建炮兵部队,增强战斗力。

  治国治军,主张以人才为本,不论民族、资历,惟才是用。

  以“满汉一体”为号召,争取汉人支持,重用汉人降臣降将,以汉治汉。继承努尔哈赤“伐大木”的战略思想,并根据后金“家邦未固”、“四境逼处,素皆不协”的内外形势,进一步确定了先征服弱小之敌,拆散敌人之间的联盟,解除后顾之忧,尔后集中力量攻击强敌,统一天下的战略方针。

  改变努尔哈赤单纯依赖武力连续攻明的战略,采取讲和与自固的灵活政策,以达到麻痹敌人,争取民心,赢得时间,壮大自己的目的。

  ***五次派兵避开**坚固的正面防线,绕道入关,深入京畿,不断削弱**实力,改变了双方力量对比,为最后决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在作战上,***善于根据不同的作战对象,采取不同的战法和策略。

  大军压境,速战速决;掘壕筑墙,久困长围,围点打援;武力征讨与政治招抚相结合,成功地指导了对朝鲜、漠南蒙古和**的战争。

  ***的军事思想,吸收了中原汉族军事文化,丰富和发展了满族的军事思想,在清代前期有重大影响。

  比起韦宝这个真正的重生穿越巨,***也很像是一个穿越来的人,他总是能保持冷静的头脑,很少犯错。

  “聪古伦,我来告诉你为什么不能向韦宝求救。先不说我们与宝军的仇恨,单说宝军,与明军是不同的,我们可以和大明暂时议和,但绝不能与宝军议和!因为大明大,在他们眼中,我们大金国是很小的,小的像是一股山贼!而在宝军眼里,我们是两颗并肩长成的大树,不管是他的壮大,还是我们的壮大,都一定会对对方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不可能与宝军议和。”***道。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