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4 建奴向天地会求救】
气:“你去对皇太极说,看他怎么说!这个责任不该由你一个人承担,你也承担不起!其他人不会听你的。”

  莽古尔泰虽然性格暴躁,但是在这种大事面前,还是迟疑了一下,不敢当这个出头鸟。

  聪古伦格格本来想说,你不能对大家说吗?你不也是四大贝勒吗?

  “我不单独对皇太极阿哥说了,我对大家说。”聪古伦格格说罢,返回了大帐。

  义州城虽然有很多房屋,但建奴还是喜欢睡帐篷。

  他们觉得这样舒服,暖和。

  众人都很奇怪,不知道聪古伦格格和莽古尔泰出去说什么。

  聪古伦格格走到大帐中央,对众人道:“我刚才对莽古尔泰阿哥说,也许天地会有办法救父汗的病!”

  聪古伦格格话还没有继续往下说,所有人就愤怒了,一起骂聪古伦疯了,怎么能想出来找仇人救命,就是死了,也不能找仇人。

  聪古伦格格没有料到众人的反应那么大。

  想接话也接不上。

  聪古伦格格对于宝军的医疗水平有所了解。

  聪古伦格格觉得这是唯一的机会了。

  其实天地会也未必能治疗努尔哈赤的病。

  努尔哈赤的病属于多种病并发症。

  天地会目前的医疗水平,连民国西医的水平都达不到。

  中医、西医是目前国内医学上两大学派的统称。

  自清末民初,由于国民不自信等等原因,中医开始走向没落,取而代之的是西医。

  至于反对中医的意见专家大有人在。

  首先中医历史,“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

  这个名词真正被人民所熟悉,则是鸦片战争前后。

  是因为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给中国医学所命名。

  此外,过去国人又称“汉医”“传统医”“国医”,加以于西医区别。

  到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

  追溯历史,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

  在3000多年前殷商甲骨文中,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十多种疾病的记载。

  周代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

  《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

  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药学资料而成书的。

  本书载药365种,至今尚为临床所习用。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

  在大多数国人印象中,中医诊断简单,无非是用中草药治病,或者经络脉象及针灸等治疗。事实上,这种认知极为偏颇。

  中医同样重视临床医学,比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也重视外科手术,比如三国时华佗已开始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