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官船出海
��回往故土的百姓越来越多。

  战火焚烧过后,广南西路终于再度浮现些许生机。

  赵洞庭的条条政策也相继颁布下去,每日里,海康县内到处都张贴着告示。

  百姓们回去以后,仍可凭地契从官府手中要回老宅。而那些各城之中空余出来的房屋,则是尽归官府所有,被赵洞庭划到国务院财务部下面的住房管理司统筹管理。百姓们想要迁居到城内的,可以以极低的价格从住房管理司购买,当然,数量有限。

  而各城修缮房屋的任务,赵洞庭则是派给了房建局。

  这也解决了不少百姓的工作问题。

  赵洞庭很明白,光靠种地,国家是没法太兴盛的。他却是有意将士农工商全面发展起来。

  或许就现在的局面而言,这显得有些急躁。但只要随着时间流逝,各方各面总会正常运转起来。

  如果不趁着现在百废待兴的时候将大概基调定好,等到时候,再想改,就麻烦许多了。

  而仅在解决房屋问题之后,赵洞庭又下政令,再度扩建渡口,鼓励海运。

  为此,他甚至将世界地图都画了出来,公之于众。

  全新的世界观浮现在大宋的百姓们眼中,这在民间兴起轩然大波。

  无数人这时才恍然,原来世界是这个样子的。对赵洞庭,更是佩服如天人。

  天知道皇上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有许多不甘寂寞的青壮在利益的诱惑下纷纷出海,很快便有船厂在渡口周围各处成立起来。

  这又解决不少人的工作问题,还为大宋朝廷增加了税收。

  对此,最为高兴的显然是陈江涵无疑了。

  赵洞庭的种种新点子,仿佛让他看到金钱滚滚向国库而来的场面。

  这些天,各种申请开办香料、布匹、瓷器作坊的文书如同飞雪般递到了财务部。

  雷州兴起经商热。

  这其中,自然也有赵洞庭的影子。

  他有刻意让人在民坊间造势,说出海经商如何如何能够赚钱。

  下海浪潮就是这么突然兴起来的。

  这让得赵洞庭仿佛看到前世的那个年代。

  要想发财,就得下海。

  不过,现在还仅仅只是雷州之地而已,这对大宋来说,无疑还是远远不够。

  但赵洞庭也明白,其余地方民生都没解决,吃饭都成问题,要想再行其他举措也是为难。

  国家的任何发展,都是建立在先吃饱饭上面的。

  而现在这个年代的农作物,产量还是太低了。

  到二月末。

  在诸多民众冒险出海以后,朝廷的官商队也终于是大船下海,准备出航。

  赵洞庭为此专门成立了海商司,甚至派遣数十武鼎堂高手随船出海。其任务,自然不仅仅只是赚钱那么简单。赵洞庭给海商司官船下达的命令是开辟往美洲的航线,将美洲的马铃薯、番薯等引进大宋。为此,他还特意画了马铃薯和番薯等作物的图纸。

  至于群臣和百姓会如何猜想他是怎么知道这些东西的,他就管不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