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有坑还是要跳
前线的军队数量,也意味着增加了军费开销。

  在波德平原上作战,还有河流可以运输战略物资,理论上沙皇政府就算是出兵百万,都能够保障物资供应。

  在自身疲惫的情况下,和法奥瓜分欧洲大陆,他们显然是要吃大亏的。

  仅仅只是普属波兰地区,只要打败普鲁士王国就够了,完全没有必要火中取粟。

  “不,雷斯林。这些都是理论上,你要明白俄罗斯帝国是一个独裁政府。只要沙皇认为可行,就有可能变成现实。

  我们不能把理性的推论当成沙皇决策。实际上,大部分俄国沙皇都是不理性的。

  俄法奥都是独裁政府,只要皇帝拍板马上就可以结盟,我们不能给他们任何靠拢的机会。”

  这不是约翰-罗素首相悲观,而是一个国家领导人必须要考虑到的。对大不列颠来说,现在不需要任何冒险,“稳”才是最重要的。

  不管法俄关系到了哪一步,搅乱他们的关系总是没有错的。

  作用欧洲搅屎棍,百年来欧陆一半的矛盾都是他们挑起的,现在又到表演的时候了。

  ……

  柏林政府出手阻挠,英国人也在搞破坏,弗朗茨自然也不能闲着了。

  被人算计了,肯定是要反击的。不过贷款合同都签订了,自然不能够撕毁。从什么地方下手反击,成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

  亚历山大二世都知道采用文明手段,在规则范围内暗中算计,弗朗茨自然不可能坏了规矩。

  支持俄罗斯帝国的保守派?

  不妥!

  这是俄国内政参合太深,除了恶化两国关系外,没有半点儿作用。弗朗茨不认为这帮人,能够斗得过亚历山大二世。

  暗中支持革命党?

  这更不可能。作为一名皇帝,弗朗茨和革命党天然处于敌对阵营,资敌的事情不能干。

  况且,俄罗斯帝国的状态非常不好,万一被推翻了怎么办?

  腐朽的沙皇政府是奥地利最好的盟友,而新生的俄罗斯则是奥地利最大的威胁,这个风险弗朗茨不敢冒。

  挑拨俄国人同欧洲各国的关系?

  貌似这么做没有什么用,都不用弗朗茨出手,现在沙皇政府已经被光荣孤立了。

  ……

  经过冥思苦想,最后弗朗茨无奈的得出了结论:在俄奥同盟的大背景下,短时间奈何不了俄国人。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提议道:“陛下,沙皇政府提出要求,希望我们帮忙改装一批后膛步枪。”

  战争年代,即便是沙皇政府也非常重视武器装备。亲自感受了后膛步枪的威力后,他们也不得不抛弃前膛步枪。

  改装前膛步枪为后膛步枪,自然是为了节省成本。从这方面来说,普俄战争也不是没有贡献,至少让沙皇政府学会了精打细算。

  改装几十万条步枪,只是一笔小生意。如果不是因为军火贸易富含政治意义,都不需要两国外交部出面交涉。

  弗朗茨想了想说:“嗯,让他们和资本家谈,我们不干涉自由贸易。

  派人向俄国人推销后膛步枪生产线,顺便把我们仓库中改装完成的旧货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