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处心积虑的起义
��存,没有办法只能让他们去死。”

  他的态度也是普鲁士政府的立场,竭尽全力破坏沙皇政府和波兰人的妥协,成为了普鲁士政府的国策。

  在六十年代中期,会议王国的波兰社会面临着两种选择。

  其一、和沙皇政府合作,这可以给民族压迫带来一些缓和,以及一些不彻底的社会改革。

  其二、和俄国革命运动组织合作,大家一起努力推翻沙皇政府的统治。

  显然,尽管选择第二种方式可以获得欧洲各国的资助,但是造反的成功率从来都不高,成为英烈的可能性远比成为英雄的可能性更大,不是有产阶级的选择。

  波兰独立运动组织,无法取得了贵族和资本家们的支持,他们转为拉拢工人、农民。

  在英国人的操纵下,早在1862年末,波兰独立组织就和俄国革命组织签署了协定,共同反对沙皇政府的统治。

  协议规定:一旦波兰独立组织发动起义,俄国革命组织会给他们提供支持,并且在合适的时机也在国内发动起义。

  1863年沙皇政府对波兰妥协过后,普鲁士王国也加入到了支持波兰独立组织的行列中,他们暗中帮波兰独立组织训练军队,允许普属波兰人放弃国籍加入革命组织。

  至于波兰革命组织的另外一个支持者法国人,早在1848年双方就勾搭在了一起,富有国际主义的法国人一度还想组织远征军帮助波兰独立。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也引发了英法的担忧。在弗朗茨的蝴蝶效应下,沙皇政府打赢了近东战争,夺取了君士坦丁堡,俄国人的威胁比历史上上升了不只一个档次。

  还处于封建时代的俄罗斯帝国都那么厉害,要是让他们完成了资本主义社会改革,那还得了?

  英国人担心俄罗斯继续强大下去后,会威胁到他们的世界霸主之位,尤其是印度地区随时都会受到俄国人的威胁。

  法国人更把俄国人视为欧陆霸权上的最大障碍,至于隔壁的奥地利,至少看上去没有俄国人能打。

  这是祖宗留下来的经验,哈布斯堡王朝不管怎么强大,法兰西最终都能够赢得胜利。连续几百年时间培养出来的优越感,拿破仑三世决定先搞俄国人。

  英法普三国都想要搞俄国人,最好能够打断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分裂俄罗斯帝国。

  欧洲除俄罗斯外所有人公认的:分裂、且虚弱的俄罗斯,才是最好的俄罗斯。

  拥有了英法普三个支持者后,从1863年开始,波兰独立组织的势力就迅速壮大,终于大家觉得准备的差不多了,波兰独立战争爆发。

  这次波兰人相当的有底气,站在他们背后的阵容,绝对是历史上最豪华版的。

  除非英法普三国外,欧洲绝大部分国家都是同情或者是支持波兰独立的,就连俄国人的盟友都在同情波兰。

  具体表现就是,波兰独立组织在奥地利募集了一百万神盾的捐款,没有遭到维也纳政府的阻拦。

  波兰独立组织的幕后支持者,弗朗茨没有兴趣知道。反正都是俄国人的麻烦,用不着他关心。

  容克贵族们的计划,他更是一无所知。这不是情报组织无能,而是这种无关奥地利利益的事情,不值得启用好不容易安插进普鲁士政府内部的间谍。

  因为俄奥同盟的关系,各国密谋的时候,不约而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