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轰动
�要看他们单个实力不强,一旦联合了起来,也不是那么好对付。并且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万一把背后的各国牵扯了进来,奥地利还想独吞黄金海岸,简直就是在做梦!

  约西普·耶拉契奇胸有成竹的回答道:“陛下,这些国家在当地的殖民据点,大都是私人行为,并不是政府组织的。

  我们也就派出民间武装集团和他们竞争,不说把他们驱赶出去,在沿海地区再建立一些据点还是可行的。

  只要我们在当地的移民数量足够多,就占据了殖民的主动权,在没有大面积发现金矿前,各国政府的介入力度会很有限。

  只要在此之前,我们建立起来了足够的优势,那么后面就可以靠谈判解决了,无非是大家根据实力强弱在当地划分地盘。”

  民间武装是各国政府在海外殖民活动中的主力,这些组织纵使打起来了,也有回旋的余地,各国政府不会被直接拖下水。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在非洲地图上画了几个圈,然后说道:“以这些地区为争夺目标吧,这几处都是可能存在大量黄金的区域。

  不过我们的目标并不是黄金,非洲大陆上最宝贵的财富是还没有开发的肥沃土地,其次才是一些天然矿产,最后还是黄金。

  就算是黄金再丰富又能够如何?每年的开采量有限,根本就不值得投入大量的资源和各国对抗下去。

  所以一旦事不可为,该放弃的就放弃好了,黄金在沿海地区可能存在,但是内陆地区更多。

  我们没有能力深入开发内陆,但是授权给民间组织,让他们自由行动开发好了。

  如果各国集中力量争夺加纳、科特迪瓦,那么我们就去肯尼日利亚这个硬骨头,正好借机把西非的利益明确下来。”

  听了弗朗茨的解释,众人心中一惊,也就是奥地利这种陆权国家,要是换了海权国家,这种言论就是离经叛道。

  不能说大家短视,实在是挖掘金矿,只需要一两年时间,殖民地就可以获利;要是开辟种植园,种植经济作物,没有五六年时间都很难看到成果。

  这还是建立在有足够移民的情况下,遗憾的是现在各大殖民帝国都缺人,本土的人口都嫌不够,哪里有能力开发殖民地呢?

  荷兰、葡萄牙这种本土不足五百万的人口小国就不说了,即便是英法也就三千多万人口,增长速度和蜗牛差不多,又有大量的殖民地,根本就开发不过来。

  反倒是奥地利的情况要好些,殖民地数量不多,国内的人口数量不少,人口增长率又远高于西欧,才有足够的人力资源进行深入开发。

  财政大臣卡尔提醒道:“陛下,如果政府放弃对金矿的垄断,恐怕我们的殖民地很长一段时间,仍然会处于亏损状态。”

  “这种亏损在我们的承受范围之内,舍弃了垄断金矿的利益,却可以获取大量的移民涌入。

  我们人为控制一下,淘金潮至少可以持续五六年,只要这些淘金客中能够留下来三分之一的人,我们在非洲大陆的根基就稳了。”弗朗茨淡定的回答道

  淘金的人未必能够赚到钱,但是给淘金客提供后勤补给的人,一定会赚到钱。

  政府需要的是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殖民地,而不一个因为金矿开采而繁荣,因为金矿采掘完了而萧条的殖民地。

  殖民地亏损,是真的亏损了么?这笔账就要看怎么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