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标准体系
�异,一时半会儿是说不清的,弗朗茨也懒得解释了,直接找一个理由糊弄一下。

  反正忽悠这种脑袋一根筋的技术人员,要比忽悠政客们容易多了,他还要拿着铁道部给出的设计依据,用来说服政府,想想就令人头疼。

  没有办法,这里奥地利帝国。皇权虽然高高在上,但是底下的大臣们同样拥有很高的地位,皇帝要是做的太过分,令他们不高兴了,人家直接挂印而去。

  换人很容易么?

  确实容易,想当官的人遍地都是。

  只不过,要找既有能力,又够忠心,还要拥有足够声望的大臣就难了。

  如果随心所欲的话,保管要不了多久身边剩下的全是一群马屁精,皇帝的命令就是圣旨,无条件的拥护。

  能不能执行下去,就没有人知道了。弗朗茨可是知道这个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好政策,到了下面就变了味。

  要是没有强力政府的监督,官僚们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进行解读,最后搞得面目全非。

  任何人都不喜欢坚持原则的下属,这种人常常令领导的面子很受伤,既然皇帝带了头,他们自然要效仿了,最后政府中剩下的都是圆滑之辈。

  后果会怎么样,弗朗茨不敢想。反正一个国家,只要上层烂掉了,下层的堕落速度会超乎常人的想象。

  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那么就只能制定一套规则,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同样也要受到规则约束。

  “以奥地利的实际情况,你们按照年经济增长速度百分之五计算,考虑五十年内我们的运输需求,设计出一套适合奥地利的标准体系,有问题么?”弗朗茨问道

  “没有!”施泰因回答道

  技术上东西他还是有信心的,至于经济增长速度的问题,那个是政府的问题,能不能达到百分之五,这就不管他的事了。

  弗朗茨似乎想到了什么,又补充了一句:“等一等,还要考虑到连通神圣罗马同盟和巴尔干地区,未来我们会向他们推广这一套标准,最终大家的铁路网会连成一体。”

  建立神圣罗马同盟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经济一体化,统一铁路标准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巴尔干半岛别的地区可以不要,但是贝尔格莱德必须要拿下,这是巴尔干半岛的门户,掌握了这里就控制了巴尔干半岛的命脉。

  多瑙河流域两个公国也必须要掌握在手中,这关系到匈牙利的粮食出口,同时这里也是奥地利重要的进出口贸易通道。(瓦拉几亚公国、摩尔达维亚公国)

  在铁路没有贯通之前,匈牙利的粮食都是经过多瑙河流域,进入到黑海中运往欧洲各国销售的,匈牙利地区的进出口贸易,也严重依耐于多瑙河。

  这也是为什么奥地利坚决反对俄罗斯占据黑海海峡的原因,这威胁到了奥地利的国家安全。

  专业的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干的好,奥地利的大铁路计划,上马的还是有些仓促。

  谁让弗朗茨低估了贵族们的投资热情呢?

  或许在很多资料上,贵族都是腐朽、落后的,可实际上他们在保守的同时,也有着进步的一面。

  贵族从小到大都接受着最好的教育,接收到了常人接触不到的信息,开阔了视野。

  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下一代,怎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