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国
要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弗朗茨都愿意提供机会。

  反正这次获得的领土面积足够大,多封几个邦国也无妨。拆散一些,也可以降低未来闹幺蛾子的风险。

  只不过儿子和侄子毕竟不一样,从家族获得的资源可以一样,但是能够从他这个皇帝手中拿到的资助就大不相同了。

  别的不说,皇帝的儿子都是大公,而侄子能够获得的爵位却只是伯爵,并且还不是每个人都能拿到。

  其中的差距,绝对不是一星半点儿。游戏规则既然制定了,作为皇帝也必须要遵守。

  弗朗茨可以册封自己的儿子、弟弟为大公,支持他们建立邦国,却不能让一帮侄子建立邦国。

  要不然神圣罗马帝国的伯爵一大堆,岂不是大家都能建立伯国了?

  现在这些侄子出去创业,那都是打着父辈的旗帜,美其名曰代替父辈管理封地。

  最终能不能取得邦国地位,都是一个未知数。起码弗朗茨不会用自己的权威,强制去推行。

  不光是侄子们,就连弗朗茨的孙子们,想要建立一个邦国都是困难重重。

  除了身份问题外,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无功于国”。在军功体系之下,“功劳”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组成核心。

  不是弗朗茨没给安排镀金,实在是年纪太小。最大也就二十来岁,根本就不可能胜任重要岗位。

  相比之下,几个儿子就不同了。早早安排到了海外担任总督,世界大战期间都是一方统帅。

  虽然这些军功不足以获得一个实封大公的爵位,但是考虑到皇子的身份加成,任谁也挑不出刺来。

  几个侄子虽然也有安排,但是弗朗茨投入的资源明显要小得多。因为没有过人的军事天赋,最终只是跟着打打酱油。

  现在获得的资源都不一样,未来差距只会更大。除非他们自己努力奋斗,做出过人的成绩来,要不然也就一身份尊贵的封地贵族。

  当然,这些话弗朗茨是不会说出来的。对哈布斯堡家族而言,哪怕只是多一个海外封地贵族,同样也是一种壮大。

  家族力量越是庞大,皇权就越稳固。就算是未来在权力斗争中失利,政治对手也不敢做得太过。

  ……

  1905年9月18日,弗朗茨发布诏书,册封次子彼得为拉美大公,封地奥属中美洲殖民地;册封三子威廉为南洋大公,封地马六甲以南诸岛;册封四子乔治为枫叶大公,封地加拿大地区。

  册封大公不是什么新闻,关键在于这几位大公的封地面积,都是超乎寻常的大。

  不过民间也就议论一下,并没有闹出什么乱子。封地面积大不假,但是这些封地中很多土地都是有主的。

  在扣除之前军功贵族封地、士兵军功田之后,剩下的土地才是他们的实封地。

  最好的土地大都已经名花有主,剩下的都是没有开发的荒地,短期来看除了名头比较大外,真正有价值的土地并不多。

  考虑到皇子的身份,这样的待遇并不奇怪。至于建立邦国的事情,现在只是上层圈子在流传。

  这是一个阳谋,明面上皇帝的册封完全符合程序,挑不出任何毛病,政府根本就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封地贵族本身就等同于一方诸侯,除了在帝国议会上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