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部分阅读
msp;天渐渐黑了下来,宿舍里慢慢地被黑暗和孤独所浸透,仿佛他倒成了黑暗和孤独的中心。他没有开灯,仍然直直地坐在桌旁。泪水已经流干。他觉得自己的心好像突然死了。有人敲门,他充耳不闻。他不想见任何人。敲门的人走了,他倒是又想是谁在敲门,于是起来去开门。人早就走了。
他打开了灯,然后又把灯关了。他觉得这灯光是如此地刺眼,如此地恶毒,仿佛在嘲笑他。他喜欢黑暗。他觉得有些累,便躺在床上继续想起来,他在想吴亚子为什么这么绝情为什么会不喜欢他难道真的是她说的那些原因他不相信,他对她说的那些原因有些不屑。他便又把他们从相识到分离的整个过程又想了一遍,也不知道这是今天第多少次想了。
他觉得有些饿了。但宿舍里什么都没有,除非到外面去吃,他又不想出去。他想到自己是多么爱她,而她又是多么绝情时,他伤心地又哭起来。泪水又一次夺眶而出。可怜的张维哭着哭着,竟睡着了。也怪,这一晚上,他睡得特别沉。
第二天已经是大年三十了。中午,他莫名其妙地坐车来到了颐和园,在凄冷的阳光下,他坐在昆明湖的边上,静静地看着冰封的湖面。他穿着一件黑色的短大衣,衣领高高地竖着,一条枣红色的围巾在风中被吹歪了。他的脸色异常苍白,眼睛里全是泪水,却再也滴不下来一滴。他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到这里来,他并没有想到要自杀。他也没有想什么王国维,他的心里仍然只有吴亚子一个人。他在想:她为什么不回来呢她为什么要到欧洲去呢她是不是有了新的男朋友那个男朋友对她好吗有他对她那么好吗他的情绪糟糕极了,但看上去平静极了。
下午很早的时候,这里就要关门。他只好又回去。他在学校附近找了很大一会儿,才找到一家开门的饭馆,在那儿吃了些东西,他又回去了。
天渐渐地黑下来,他打开了灯。他又一次拿起吴亚子的信来看。那几行字他背都背下来了,可是,他总觉得这不是她写的。但是,每一次看的时候,又觉得千真万确是她写的,他甚至觉得这封信应该早一些来到。难道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吗现在不是来了吗可是,现在他才觉得这太残酷了,他无法接受。
远远地,响起了放鞭炮的声音。张维知道别人家都在过年。他躺在床上,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情景。那时,过年是不孤单的,有父亲在。他们也要准备一些年货,要在门上贴对子和门神。父亲一边贴着,一边给他讲对子的内容,还给他讲怎样写对子和写毛笔字。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他就能写对子了。父亲为了显示儿子的天才,把附近村里的对子都包了下来。过年的前三天,他就一直在给村民们写对子,所有的人都笑着点头,不住地称赞他的毛笔字写得好。年三十下午,他无事可做,就到附近的村子里去转,实际上是看他写的对联究竟怎么样。有些村民不识字,把牛圈门上的对联贴在了大门上,于是大门上就会出现“牛羊满圈”一词。大家知道了,跑出来读,笑,但对联已经贴上去了,取不下来,张维只好再写两幅。上大学时,只要他回去,过年的前三天仍然由他来写对子。这时,他已经不满足照着书上的对子写,他经常给别人编着写。有些是父亲赞同的,有些是不赞同的。有一年,他家的门上就写了这样一幅对联:平生爱自由,一世有英名。横批是:无为而作。父亲很喜欢,逢人就说。张维想起这些,就有些伤心,觉得父亲死得太早。他还觉得对不起父亲,因为他今年不回去便无人给父亲上坟,不知道父亲在另一个世界会不会怪罪他。他又想起了母亲。母亲不识字,不会写信,只让刘洋或刘田给张维写过几封信。他常常想回去看看母亲,但他身无分文。他把林霞给他的两百元钱中拿出一百元给母亲寄了去,算是他的一点儿孝心。真心说,他是常常忘掉母亲的。他和母亲的感情并不深,他除了觉得有一种义务外,别无其他。有时,他觉得这种感受比没�
他打开了灯,然后又把灯关了。他觉得这灯光是如此地刺眼,如此地恶毒,仿佛在嘲笑他。他喜欢黑暗。他觉得有些累,便躺在床上继续想起来,他在想吴亚子为什么这么绝情为什么会不喜欢他难道真的是她说的那些原因他不相信,他对她说的那些原因有些不屑。他便又把他们从相识到分离的整个过程又想了一遍,也不知道这是今天第多少次想了。
他觉得有些饿了。但宿舍里什么都没有,除非到外面去吃,他又不想出去。他想到自己是多么爱她,而她又是多么绝情时,他伤心地又哭起来。泪水又一次夺眶而出。可怜的张维哭着哭着,竟睡着了。也怪,这一晚上,他睡得特别沉。
第二天已经是大年三十了。中午,他莫名其妙地坐车来到了颐和园,在凄冷的阳光下,他坐在昆明湖的边上,静静地看着冰封的湖面。他穿着一件黑色的短大衣,衣领高高地竖着,一条枣红色的围巾在风中被吹歪了。他的脸色异常苍白,眼睛里全是泪水,却再也滴不下来一滴。他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到这里来,他并没有想到要自杀。他也没有想什么王国维,他的心里仍然只有吴亚子一个人。他在想:她为什么不回来呢她为什么要到欧洲去呢她是不是有了新的男朋友那个男朋友对她好吗有他对她那么好吗他的情绪糟糕极了,但看上去平静极了。
下午很早的时候,这里就要关门。他只好又回去。他在学校附近找了很大一会儿,才找到一家开门的饭馆,在那儿吃了些东西,他又回去了。
天渐渐地黑下来,他打开了灯。他又一次拿起吴亚子的信来看。那几行字他背都背下来了,可是,他总觉得这不是她写的。但是,每一次看的时候,又觉得千真万确是她写的,他甚至觉得这封信应该早一些来到。难道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吗现在不是来了吗可是,现在他才觉得这太残酷了,他无法接受。
远远地,响起了放鞭炮的声音。张维知道别人家都在过年。他躺在床上,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情景。那时,过年是不孤单的,有父亲在。他们也要准备一些年货,要在门上贴对子和门神。父亲一边贴着,一边给他讲对子的内容,还给他讲怎样写对子和写毛笔字。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他就能写对子了。父亲为了显示儿子的天才,把附近村里的对子都包了下来。过年的前三天,他就一直在给村民们写对子,所有的人都笑着点头,不住地称赞他的毛笔字写得好。年三十下午,他无事可做,就到附近的村子里去转,实际上是看他写的对联究竟怎么样。有些村民不识字,把牛圈门上的对联贴在了大门上,于是大门上就会出现“牛羊满圈”一词。大家知道了,跑出来读,笑,但对联已经贴上去了,取不下来,张维只好再写两幅。上大学时,只要他回去,过年的前三天仍然由他来写对子。这时,他已经不满足照着书上的对子写,他经常给别人编着写。有些是父亲赞同的,有些是不赞同的。有一年,他家的门上就写了这样一幅对联:平生爱自由,一世有英名。横批是:无为而作。父亲很喜欢,逢人就说。张维想起这些,就有些伤心,觉得父亲死得太早。他还觉得对不起父亲,因为他今年不回去便无人给父亲上坟,不知道父亲在另一个世界会不会怪罪他。他又想起了母亲。母亲不识字,不会写信,只让刘洋或刘田给张维写过几封信。他常常想回去看看母亲,但他身无分文。他把林霞给他的两百元钱中拿出一百元给母亲寄了去,算是他的一点儿孝心。真心说,他是常常忘掉母亲的。他和母亲的感情并不深,他除了觉得有一种义务外,别无其他。有时,他觉得这种感受比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