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部分阅读
��自古以来文人的行为有时是背逆道德的,他们的行为往往在当时遭人唾骂,但后世却不以为然。易敏之是一个很古怪的人,唉,怎么说呢,凡是名人,特别是一些大名人,都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习好,行为也比较怪诞。也许像我一样离得远一些看他们觉得很有意思,你离得太近,看他便不行了。”

  “我知道这个道理。”张维痛苦地说,“他实际上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但他又不是普通人,唉,我这是说什么呢”

  老吴看见张维语无伦次痛苦万状的样子,有些爱怜地说:“张维啊,我给你说,人世间的一切实际上并不是那么有条有理,而是混杂在一起,为什么会有条有理呢是人给它定的规矩。但对易敏之来说,他的行为可能就不能用常人的习惯和道德来衡量他了。”

  张维说:“这些道理我都懂,但我一直在想,难道人不可以很好地管好他的欲望吗在情与欲产生矛盾的时候,难道应该抬高欲而贬低情吗”

  “我们年轻的时候也常常谈这个问题。我的数学老师是当时数学界的泰斗,叫冯七斗,他的名字真有意思。他在一次上课时也讲到这个道理,他就给我们举了个例子。他说:文人们都在讨论情与欲灵与肉的关系,实际上我认为它们是人不能分割的两部分,精神和物质就好比一个天平,一边是精神,一边是物质,如果你把精神看得太重,天平就会往精神这面倾斜,你的天平就不平衡了,相反,如果你把物质看得太重,那么你的天平仍然会不平衡。他说,在我们数学家看来,人就这么简单。所以不要过分地偏爱你的精神,也不要怠慢你的肉体。它们对你都是必须的,就像你的两个孩子一样,要一碗水端平。”

  张维没想到老吴在谈论这个古老的话题时,竟然如此简单,他笑着点头:

  “你说的这是中庸之道。”

  “对,我觉得在这个神学不再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中庸之道是最实用的哲学。”

  张维在老吴家如此这样地晃荡了一个星期。虽然只是聊天,可是那样的聊天多么愉快啊那是人生的盛宴,是奢侈。老吴对什么人都不存偏见,对什么事情都有他自己的看法。张维觉得奇怪,他感觉老吴什么书都看过,凡是他知道的老吴都知道,而他不知道的老吴也知道,而且他觉得老吴的数学学得也很活,老吴常常能把数学转化成生活的常理,但老吴为什么就是没写过文章,没评上教授呢他不好意思问老吴,老吴也没说过。

  老吴来看过他,老吴反正没事。张维正在看圣经。老吴看了看,漫不经心地说:

  “这才是人类真正的经典,可惜很多人都把它当成迷信。”

  “我觉得旧约部分比新约部分更有启示意义,旧约看上去更像是神示,而新约则有文人的气息,有了怨气和杀气。”张维没有正面回答老吴的问题,而是道出了他的感受。

  “可惜很多人不读它,更不要说有人相信它了。尼采为什么会在这世纪那么受尊崇,因为他和尊崇他的人一样,不仅是一个十足的怀疑主义者,而且还以此骄傲,但他最终还是迷茫了。你也一样,我常常想你就是尼采。”老吴说。

  “尼采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文学艺术和人类的生活,当代最了不起的艺术家大都受过他的影响。”张维争辩道。

  “这是势,并非道。”老吴看着张维的眼睛说。

  张维忽然感到一股冷气冲来,觉得老吴说得有理,但嘴上不服:

  “势就是道,因势利导,就是顺从大道。从现在来看,整个人类的思想和生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