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幕 尖喙与利爪(7)
��适的交易对象。”
而在听了弗里克对于莱恩斯特爵士的不信任感之后,那个身材娇小的魔人却只是轻描淡写的说道:“就像那些恶劣的记者一样,就算只是他自己单方面的认知也好,他几乎不会对任何人撒谎——或者说,他的一言一行都足以说是正直,可往往是片面的正直。我们以前曾经和他接触过许多次,虽然他有足够的能力,而且也严格的遵守契约,但却从来不会将其他人视作对等的存在。”
就算有着共同的利益,但艾库利从一开始就不信任乌尔斯·莱恩斯特,但她倒也不是不能认同他将仆役们当做消耗品使用的作战计划。诱敌深入的战术在某些时候是有必要的,而且往往需要牺牲掉一小部分人作为诱饵。
但是她不认为现在有必要这么做,更何况作为诱饵的那些人就算知道自己会牺牲在此,也能平静的执行任务。如果将他们的忠诚心用在别的任务中,想必还有更合适的岗位值得他们担当,而不是白白消耗在这里。
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培育能力并且注入忠诚心的战斗人员不可能像被破坏的棋子一样轻松的在“下一盘对决”中回到场上,只是单纯的考虑合理性就以他们的死亡吸引敌人踏入陷阱确实算不上优秀的计划。
“虽然我说有些不合适,但是那只老乌鸦的指挥能力最多只能算是二流,不过应付现在的敌人也足够了。”而柯特则是如此评价莱恩斯特爵士的,“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他们两边都好像还活在上上个世纪一样,这种你来我往较量策略的布局应该出现在棋盘上,而不是实际战斗中。”
或许在一些门外汉的眼里,战斗时的策略是很重要的——他们甚至认为一个优秀的策略能够起到左右战局的作用。他们觉得一些奇策能超出敌人的计算,就算身居劣势也可以用小聪明取得胜利。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弗里克感觉这样想的人大多数都是忽略了参与战斗之人本身的能力,而且大概也没有考虑他们执行起来的效果。毕竟现实中的战斗有着太多变数,很难按照计划进行。
那些非要依靠所谓“奇策”才能获胜的一方,不是人员数量上有着压倒性的劣势,就是人员质量与对方相比有几乎令人绝望的差距——至于后者,几乎不需要寄希望在他们能够实现预先安排的计划。
有人曾经这么说过,那些优秀的队伍在战斗之前就已经获胜了,他们所做的只是将确定的果实攥取于手。而那些较弱的团队,则只有先鼓起勇气与敌人交战,之后才看幸运之神会不会对他们展露笑容。
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在极其劣势的条件下绝地反击,甚至取得胜利的战役会如此引人注目的原因,毕竟他们在历史上是如此稀少,以至于战役的指挥官永远被人铭记……而且这实在太过于罕见了。
可是乌尔斯·莱恩斯特并不需要让自己成为弱势的那一方,他拥有大量水平高超的法术士与
与忠心耿耿的仆役,与对方的差距只在先后手以及关于法术的学识上,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计划浪费优秀的人才。
弗里克无法理解他用一种摆弄棋子般的方式调动人手,而且过于简单的通过考虑合理性来做出牺牲人员诱敌深入的计划。这只是第一步,他理所当然的准备有后手,但弗里克不认为对方看不出他的计划。
更加可笑的是,他们面对的敌人也在配合着他的步调准备进攻,其中一些步骤就算明知道暴露了整个计划的动向也没有修改的准备。他们简直就像两个棋手般,将准备好的部队展开在棋盘上,你来我往的组织着攻防。
开什么玩笑——在察觉了�
而在听了弗里克对于莱恩斯特爵士的不信任感之后,那个身材娇小的魔人却只是轻描淡写的说道:“就像那些恶劣的记者一样,就算只是他自己单方面的认知也好,他几乎不会对任何人撒谎——或者说,他的一言一行都足以说是正直,可往往是片面的正直。我们以前曾经和他接触过许多次,虽然他有足够的能力,而且也严格的遵守契约,但却从来不会将其他人视作对等的存在。”
就算有着共同的利益,但艾库利从一开始就不信任乌尔斯·莱恩斯特,但她倒也不是不能认同他将仆役们当做消耗品使用的作战计划。诱敌深入的战术在某些时候是有必要的,而且往往需要牺牲掉一小部分人作为诱饵。
但是她不认为现在有必要这么做,更何况作为诱饵的那些人就算知道自己会牺牲在此,也能平静的执行任务。如果将他们的忠诚心用在别的任务中,想必还有更合适的岗位值得他们担当,而不是白白消耗在这里。
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培育能力并且注入忠诚心的战斗人员不可能像被破坏的棋子一样轻松的在“下一盘对决”中回到场上,只是单纯的考虑合理性就以他们的死亡吸引敌人踏入陷阱确实算不上优秀的计划。
“虽然我说有些不合适,但是那只老乌鸦的指挥能力最多只能算是二流,不过应付现在的敌人也足够了。”而柯特则是如此评价莱恩斯特爵士的,“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他们两边都好像还活在上上个世纪一样,这种你来我往较量策略的布局应该出现在棋盘上,而不是实际战斗中。”
或许在一些门外汉的眼里,战斗时的策略是很重要的——他们甚至认为一个优秀的策略能够起到左右战局的作用。他们觉得一些奇策能超出敌人的计算,就算身居劣势也可以用小聪明取得胜利。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弗里克感觉这样想的人大多数都是忽略了参与战斗之人本身的能力,而且大概也没有考虑他们执行起来的效果。毕竟现实中的战斗有着太多变数,很难按照计划进行。
那些非要依靠所谓“奇策”才能获胜的一方,不是人员数量上有着压倒性的劣势,就是人员质量与对方相比有几乎令人绝望的差距——至于后者,几乎不需要寄希望在他们能够实现预先安排的计划。
有人曾经这么说过,那些优秀的队伍在战斗之前就已经获胜了,他们所做的只是将确定的果实攥取于手。而那些较弱的团队,则只有先鼓起勇气与敌人交战,之后才看幸运之神会不会对他们展露笑容。
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在极其劣势的条件下绝地反击,甚至取得胜利的战役会如此引人注目的原因,毕竟他们在历史上是如此稀少,以至于战役的指挥官永远被人铭记……而且这实在太过于罕见了。
可是乌尔斯·莱恩斯特并不需要让自己成为弱势的那一方,他拥有大量水平高超的法术士与
与忠心耿耿的仆役,与对方的差距只在先后手以及关于法术的学识上,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计划浪费优秀的人才。
弗里克无法理解他用一种摆弄棋子般的方式调动人手,而且过于简单的通过考虑合理性来做出牺牲人员诱敌深入的计划。这只是第一步,他理所当然的准备有后手,但弗里克不认为对方看不出他的计划。
更加可笑的是,他们面对的敌人也在配合着他的步调准备进攻,其中一些步骤就算明知道暴露了整个计划的动向也没有修改的准备。他们简直就像两个棋手般,将准备好的部队展开在棋盘上,你来我往的组织着攻防。
开什么玩笑——在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