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典韦
轻人,相貌清秀,旁边写着籍贯与名字:“泰山华县臧霸”。

  “这人的名字好生耳熟。”荀贞熟视画像,却一下子想不起来。

  黄忠见他目不转睛的,以为是在臧霸犯了什么案,说道:“画像上讲的不清楚。臧霸此案,说起来倒是和许仲相仿,亦是因孝触法。”

  “噢?”

  “许仲是为母杀人,臧霸是为从太守的手中劫走父亲。”

  “劫走父亲?”

  “他的父亲本为华县狱椽,狱中有个犯人得罪了太守,太守想杀了此人,但他的父亲依据法律,拒不听从命令,因此惹怒了太守,下令将其逮捕,押去郡府。”

  狱椽和狱史都是一个系统的,不过狱椽的地位比狱史高。

  荀贞还没想起来臧霸是谁,问道:“后来呢?”

  “臧霸家中田地甚多,有不少宾客依附,便集结了数十个宾客,抄小道,在山中拦下了押送他父亲的队伍。押送他父亲的人有一百多个,但没有一个敢动的,眼睁睁着他将其父劫走。”

  所谓“宾客”,即依附豪强地主的农民。他们对地主效忠,地主则给他们提供政治保护,并给一定的经济利益,同时,有些大地主还会将宾客编为“部曲”,以为家兵,每逢农闲时节便“缮五兵,习战射”,以防盗贼。所以,臧霸带着几十个宾客就敢去劫囚车,而上百的押送吏卒皆不敢动,并不奇怪。

  荀贞脑子灵光一闪,想起了臧霸是谁,似乎是曹操的手下?他惊讶地说道:“原来是他!”

  “荀君知道此人么?”

  荀贞问道:“我他容貌,似乎年岁不大?“

  “是啊,他是前年做下的案子,当时才十八岁,尚未冠礼。”

  只在一个小小的亭中,就有两个通缉要犯是日后的勇将。

  荀贞感慨万千,心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放在太平年间,典韦、臧霸此辈,岂能称雄疆场?恐怕顶多也就是游侠之流,运气不好的,说不得,难逃法。……,若在前汉武帝年间,落在酷吏手中,不是‘说不得’了,必死无疑。”

  “另一个能与典韦齐名的是谁?”

  “何顒。”

  典韦、臧霸只是让荀贞惊讶,“何顒”使他大为惊奇,脱口说道:“他的画像也在这里?”

  典韦、臧霸,只是从后世闻其名,到底隔了一层,而何顒他却听族人说过。

  何顒,字伯求,南阳人,虽是晚辈,但郭林宗等诸前辈名士皆与之交好,在太学里很有名气。后来党锢之祸,他因与李膺、陈蕃素来友善,受了牵连,被宦官构陷,遂改变姓名,投奔汝南。汝南的名士大家竞相与之亲近。袁绍非常仰慕他,私下与他往来,结为奔走之友。

  他为人豪爽,振穷救急,不怕危险,救济同类,救了很多人。受到迫害的党人因为他和袁绍等人的帮助,“全免者甚众”,在豫州、荆州的名声极大。

  在逃亡其间,他曾来过颍阴,专为拜访荀氏,见到了当时尚小的荀彧,大为惊异,称赞他是:“王佐才也”。这一个典故,颍阴诸荀无人不晓。

  因而,一听到他的名字,荀贞就很熟悉。对何顒受到通缉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但根据听闻,何顒却浑似没事儿人一样,连洛阳都去过几次。以前,荀贞以为是各地通缉不严,而如今连本亭都悬挂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