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局势变化与刷吨位
他买公司,买设备,制作武器等等,前后也花了大概二十亿人民币,这一下子就把之前通过变卖珠宝翡翠还有黄金的钱给花了个大半。</p>

  虽然钱还剩下不少,但耐不住李永吉越要越多,因此在张信达为了保证自己的经济链条不断,给自己的传送吨位强制开出一个经济吨位,也就是在经济吨位内,只传送赚钱的东西,比如黄金白银翡翠珍珠。</p>

  从一个月前开始,张信达就每天固定拿出10吨的珍珠吨位,专门往这边送养殖珍珠,另外再拿出30吨的黄铜吨位,来固定传送黄铜。除去这40吨的经济吨位,剩下的60吨,才是军事物资的吨位。</p>

  这里特别要说的是,之所以是传送黄铜,不再传送仿制铜钱,是因为李永吉发现,铜本身的价格比铜钱的价格居然更高。</p>

  也就是说,由于铜钱的不断贬值,同样一两铜,全部变成铜钱的话,价值居然大大下降!花了一顿功夫,付出了劳动力,把黄铜变成铜钱,价格反而还低了,这么奇葩的事儿,也就清朝这里能出了,怨不得很多人把铜钱融成铜器去卖。</p>

  清朝人对抗这个情况的唯一办法,就是制造劣质钱,也就是让一两铜变成原本二两铜才能制作出的劣质钱,所以劣质钱横行,也不完全是与战争因素,实在是现在的清朝太缺铜了。</p>

  因此,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安全角度,倒腾纯黄铜过来,要比倒腾铜钱好的多,这也看得出,张信达跟李永吉是在不停的在学习中摸索前进,在位面交易的货品种类上从来不是一成不变。</p>

  由于重新开始了这种大换购,所以戴梦得珠宝跟中信钱庄再次发力,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让青浦县成了新的珍珠产地,黄铜产地以及玉器黄金的收购地,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个新的金融市场,由此带动了其他行业,引发了新一轮的繁荣。</p>

  目前,这种繁荣才刚刚开始,但已经有了苗头,换句话说,李永吉这一边放珍珠跟黄铜,一边收黄金跟翡翠珠宝,等于一呼一吸,自然而然的就把经济带动起来,而走镖运输等相关产业又几乎都被李王两家的人所把持,李王两家又是依附李永吉跟精武军,所以变相的增加了李永吉的力量。</p>

  最妙的是,这种交易,对任何一方都有莫大的好处。</p>

  比如对张信达来说,他能持续得到超级廉价的黄金跟翡翠白玉等贵重品,而对清朝的商人来说,他们也能得到超级便宜的珍珠与铜钱。</p>

  不过,黄金玉器这些东西毕竟不是大白菜,清朝这边本身量就少,也是贵重品,跟张信达那边的黄铜与养殖珍珠没法比,因此就算是这个业务越来越繁荣,也不可能填满李永吉的传送吨位。</p>

  实际上,李永吉目前每天只能给张信达传送大概4吨多一点的玉器与黄金,剩余的吨位还有大量富余。</p>

  为了利用自己的富余,给张信达充血,李永吉开始收购白银,来传送给张信达,不过这又有一个问题,青浦县市场上的白银总量其实也不大,而且白银是清朝的主要货币,如果青浦县一下子减少大量白银,那会影响本地的货币流通,影响经济的繁荣,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对自己都是不利的影响。</p>

  毕竟李永吉目前算是扎根青浦县了,青浦县越好,越繁荣,他的军团才能过的越好。</p>

  到了这个时候,李永吉才开始不断自我吐槽,说这个传送系统太坑爹,自己传送多有什么用,应该让张信达那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