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第130章 官职变动
单。那儿甚至有种风俗叫做抢亲,送嫁的队伍经过,谁抢到,新娘子就是谁的,只要承受得了新郎的攻打和追猎就行。”

  说到这儿,裴熙勾起一丝讽刺的笑,冷冷道:“不,我不该这么说,草原上的女人可珍贵得很,丈夫死了兄弟收,兄弟死了儿子收,儿子死了孙子收。收到这个女人生不出孩子,没有任何作用了为止。”

  “大义公主……”秦琬叹了一声,为大义公主唏嘘的同时,也知不能指望这位命运多舛却极有谋略的女子太过,她皱了皱眉,又问,“苏锐真有这样的本事?”

  想也知道,诸王夺储的时刻,将魏王的大舅子调到西北担任大都护,这一举动有多么不合适。若是有一个,不,哪怕是半个能替代的人选,圣人也不会选苏锐来当这个安西大都护。

  他们能想到的事情,圣人更能想到,西北的局势越艰难,就更显出苏锐的无可替代。

  “苏锐之于军中,就如卫拓之于朝廷。”裴熙很干脆地说,“再过一段时日,卫拓的任命应当,咱们去拜访卫拓吧!”

  他的话题转得如此之快,难得秦琬竟能跟得上:“说起来,我不知廖夫人喜欢什么,难不成真准备几本道书去?”

  “道书?”裴熙冷笑一声,不屑道,“你只要不是去说媒的,她就谢天谢地了。”

  正如裴熙所料,三日后,本朝首辅,尚书左仆射张敏张相公又一次上书致仕,再次被圣人驳回,命太医令去为张相整治,顺带加了一句——也帮刘相看看。

  次辅刘相公一听这消息,面若死灰,还想挣扎一把,第二天的大朝会啥动静都没有。当天下午,内侍少监又走了一趟刘相府,金吾卫更是将户部尚书府给围了起来。刘相见大势已去,上书朝廷,称自己罹患重病,需回家乡调养。

  与此同时,中书侍郎王大人亦上书朝廷,乞骸骨归乡。

  两位宰相致仕,圣人自是厚赏,大力提携他们的子孙后辈,朝野上下口称圣人英明的同时,也眼巴巴地盯着空出来的两个宰相位置,还有户部尚书这一肥缺,诸王更是卯足了劲要安插自己的人。谁料圣人早有准备,连下几道圣旨:

  御史大夫张榕,擢中书侍郎;

  尚书左丞邓疆,擢尚书右仆射;

  左散骑常侍孙光,擢御史大夫;

  右散骑常侍李道,擢左散骑常侍;

  尚书右丞刘开,擢右散骑常侍;

  左谏议大夫彭跃,擢尚书左丞;

  右谏议大夫赵昌,擢左谏议大夫;

  门下、尚书二省的调动如此之大,已让人目不暇接,偏偏在这时候,圣人又下了一道圣旨——中书承旨卫拓,擢右谏议大夫,领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特令其入政事堂听政。

  这道圣旨一下,满朝文武,宗亲勋贵,世家门阀,险些要疯了。

  尚书左右丞只有正四品,却能分领三部,管着正三品的六部尚书,上朝的时候都排他们前头,为什么?不就是因为他们有进入政事堂听政的资格,被称为“储相”么?圣人倒好,知晓卫拓资历不足,担任六部尚书已经十分勉强,不能一跃成为尚书左丞,竟授予了他这等权限!

  此例一开,官位不足三品的职官们又得削尖了脑袋,以求弄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了。

  “三弟,都什么时候了,你还一副万世不关心的模样!”年近花甲的郑国公世子穆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