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王异
正因为两军今已屯兵于天水治所冀县,才引得凉州羌氐大恐,多往西逃附马腾、韩遂,少数则随阿贵、杨腾等准备相抗。
邓季出军时,朝廷所任凉州刺史韦端,处境早窘迫得紧,只汉阳、武都、安定三郡内大部分县城尚称能治,其余或为贼占,或拥兵自守,或被羌氐所侵,他麾下所有郡县兵合起来还不足万人。
韦端之前不敢得罪韩遂、马超、羌氐,此时也恐惧邓季强军,待闻司隶两支铁骑来,料敌不过,又不忍陷民众于刀兵,率众出冀县投降。
以州刺史、太守之身肯投降邓季的,韦端还是第一人,需得好生安置。
韦端于凉州就任,家眷与二子韦康、韦诞亦在。韦诞年只十八,长子韦康倒已及冠,虽年轻,却俱有干才,非腐儒清流之辈。邓季便从贾诩之论,厚赏其家金银、羌氐罪奴,使韦端往长安参赞军国事,算是闲养兼为人质,再任韦康为天水太守。
嫌汉阳郡之名不顺,邓季到后,便令复改为天水。其余大族部曲、百姓、原有郡县兵中新挑选出的卒兵,全暂守于冀县内。
冀县有姜、赵、杨、尹等豪族之家,待韦康任职,两军入驻,邓季请用当地名士,下令各族凡从者以羌氐之奴换其等部曲。
天下豪族俱厌四等民之策,虽有此令下,意动者仍不多,本地最有名的杨阜、赵昂、尹奉三人,只武将尹奉愿再出仕。
杨阜虽年轻,在韦端时期便因才名被征召为州从事;赵昂曾任武都郡羌道县令,后为韦端参军;尹奉为武将,之前任历城校尉(注),闻刺史韦端已降,自领军来投。
尹奉字次曾,领数千军降后,邓季任其为偏将军,遣往武关去替换年岁渐大的田麻子统军。
邓季麾下其实武将尚富裕,只急缺治理郡县的政客,学刘备三顾茅庐,几次延请杨阜、赵昂出仕,皆不得应。
待张既巡视扶风新安置的羌人地归来,得闻后,再往城外赵氏坞中,求见赵昂道:“天下纷乱,豪族尽以小利而短视,厌四等民之策,只求苟安家中,得保产业。此非唯利是图,见小利而忘大义,违君子之道?我在关中,久闻伟章之名,人皆谓足下明公称直,奉事义理为先,今亦如此乎?”
伟章就是赵昂的字,他久居天水,亦久仰高陵张既之名,因其为关中名士,不好怠慢的,便老实回道:“邓季之策,实可活乱世之民,大善!我亦叹服之!奈何族中老人皆不肯从,违拗不过,尚请德容公见谅!”
“邓公西伐,只为平韩遂、马腾、羌氐之害,还凉州民安!贵门久居凉州,深受其害,实难信上下皆见利忘义之辈!族老不从,足下何不晓以义理?且赵氏若能出四五十户功民户籍,四等民下不比原地少也!今又许以羌氐奴换部曲,尚有何不足处?”
入四等民户籍后其实大族所得田地不一定就比原来少,只是要被拆分开去散居,族中便多不愿,见张既说得直白,赵昂一时语穷,诺诺道:“公言自有理!然邓公秽名太盛,君子实不敢沾丝毫!”
“是非公道只在民心!真岂只在圣贤嘴中?”赵昂以邓季贼名说事,惹张既大怒,只得恨恨道:“足下便请做君子,我且观数载后,民论之足下如何!”
言毕拂袖自去。
守张既埋汰几句,赵昂不乐,郁郁而归后院居室。
妻子王异将八岁的女儿赵英遣出去,只怀抱襁褓中的小儿赵月,来问因由。
赵昂任羌道令时,留妻子等在西县城中,因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