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才气同道
  从村长家离开,阿便低垂着头,唉声叹气。≥ 余少白自然也明白他此时的心情,既伤心又无力。

  将他送回家里,余少白看了看已经爬上头顶的太阳,这还没到三伏天就已经这么热了,他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琢磨着李叔的事情。

  听村长说,明日清河村村民便要同王曾氏一同进城,到县衙击鼓鸣冤,一旦有人击了堂鼓,知县就必须立即升堂理事。

  余少白最担心的就是刑审,古代司法实践中重口供,被告的口供往往是定罪量刑的凭据。在如今,用刑是合法的,公堂上常有县太爷大喝“不动大刑,量你不招”。重刑之下,罪犯招供画押,知县往往凭罪犯的口供,便可当堂定罪,这样就难免有屈打成招冤案的生,如《卷席筒》、《窦娥冤》中的主人公,莫不是受刑不过而屈招画押。

  他现在只希望这兰溪县的县尊是个明事理的好官,虽然这种几率就像天上掉馅饼,不过连穿越这种不可能的事都变成可能,或许洪武朝真的有清官。若碰上昏庸无能的知县,这顿打是躲不掉,就怕李叔被屈打成招,那样就真难办了。

  待他回到家中,一心想着案子却不曾注意到阿莲朝他走来。

  “三哥……”

  听到阿莲的唤声,余少白回过神来,开口笑道:“阿莲,找三哥有事?”

  “刚才你不在家,有人给你送了张请帖。”

  “请帖?”余少白接过这请帖,一看。不由一愣,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李财主竟然请他今天下午申时去他府上做客。他努力寻找了一番,也不曾记得小家伙与李财主有任何交集,他无缘无故请自己去府上做客,让他觉得有些奇怪,正所谓事有反常必有妖,这李财主葫芦里卖的药,看样子还得亲自去一趟才能知道。

  吃过午饭,余少白继续开始忙好,连续做了三个饮水鸟,看了看时辰,倒也过得飞快,竟已经临近申时。

  “小五,你跟娘说一声,我出去一趟,很快就回来,让她不要担心。”

  交代了一句,余少白这才走出院门,顺着青石板路朝李财主家走去。

  很快他便来到竹园外,而对面的那大门便是李财主家的宅门,门外闲着昨日遇见的家僮。

  “这位大哥,你家老爷请我过府做客,这是请帖。”余少白从怀里掏出请帖,递到他手里。

  家僮并没有查看请帖,而是伸手指了指大门,“余三郎,这里是我家公子送你的一副对联,请你一观。”

  余少白还不曾反应过来,那家僮将门上的白纸一揭,一副对联映入眼前。

  “闲人免进,竖子休来。”

  看着这对联,余少白顿时恍然,闹了半天,是想从文字上羞辱自己,又是闲人又是竖子,看样子这位公子倒也是个读书人,骂人都这么文绉绉的。

  不过这字写的确实不咋地,余少白看着那一旁放着的纸笔,想来是这家僮刚刚用来抄写的,他拿起那枝毛笔,那对联后面分别加了三个字。

  家僮轻声念出:“闲人免进贤人进,竖子休来孰自来?”

  看着跑进家门的年轻人,余少白靠在竹园高墙上,等着他回话,自己倒也瞧瞧,这公子还要闹哪样。

  很快家僮便跑了出来,伸手说道:“余公子,我家少爷有请。”

  听到这话,余少白嘴角泛起一丝笑意,抬步迈进了宅院,走进